虽然智宵是这种意思,可内涵与韩不信所表达的意思并不一致。
一样是增加矛盾也分层次,大概能分为轻、适度、重三种。
智宵刚才话都没有讲完,遭到韩不信迫不及待横插一杠,后面的话不打算再讲出来了。
按照智宵本来的意图,不是要晋国放下身份,可以用其它方式来展现对吴国的重视。
到了韩不信的表述,变成了要隆重,还是超乎想象的隆重。
其实,韩不信或许是急于解释或撇清,讲话才显得有点不经大脑了。
吴国都放话要挑战晋国,晋国再用超乎规格的方式去接待,其余诸侯是不是应该认为晋国没跟吴国正式展开较量就先服软?
因为智宵没有将全套想法表露出来的关系,在其余人看来就是智宵在帮韩不信解围。
其他人什么想法不论,赵鞅深皱眉头说道:“国格不可丧!”
可能赵鞅在心里暗骂,认为智氏为了帮韩氏,不顾国家的尊严?
魏侈非常认同赵鞅的坚持,开口说道:“依礼接待便是。”
那么,众卿大夫看似分成了两拨?
晋君午很有意思地在智氏父子、韩氏父子与赵氏父子、魏氏父子,几个人身上来回扫视,想着要不要给添柴加火一番。
经过思考的晋君午决定还是先按耐住,说道:“出三里迎接即可。往之迎接人选却要慎重。”
晋君午是变得有些疯,没有疯到拿国格来乱玩。
赵鞅等了一小会,看智氏和韩氏没有多做纠缠,不认为获得一次交锋上的胜利,秉公而论:“臣亲往,再添下军将。”
说到底,以吴国现如今的威势,晋国确确实实是要更重视一些,免得世人认定晋国就是傲慢和无视当前天下局势。
之前商谈的只是该怎么来展现对吴国的重视,拿捏好该有的分寸。
翌日。
智宵早早做好准备,一大清早就来到辕门处,等着赵鞅过来,再一块前去迎接吴国的队伍。
不久后,赵鞅出现在辕门处。
赵鞅过来第一时间打量智宵带来的人手,看到了众多的甲士,其余士兵有着霸主国该有的精神面貌,心里酸溜溜的同时,很高兴智氏还是以国事为重。
晋国现在还是霸主国,哪怕有诸侯认为晋国历经内战之后衰弱,他们这些晋国的卿大夫更要展现出霸主国该有的一面。
怎么来展示霸主国该有的一面?用精锐部队的出场来证明最为简单和直接。
在这种道理之下,赵鞅带来的人手,一样是赵氏的强兵。
赵鞅得知吴国的队伍已经出现,没有跟智宵多交谈什么,招呼道:“出发罢。”
肯定是赵鞅的座驾领前,次一乘座驾才是智宵的战车。
赵氏与智氏的将士,他们则是混编跟随在其后。
当赵鞅与智宵来到距离己方营盘三里之外的时候,本该抵达的吴国队伍却是停留在了不远处。
“吴人此举……”赵鞅看向智宵,问道:“乃是何意?”
大概是……,吴国君臣希望晋国这边前来的人,走得更远一些,迎上去接待?
智宵说道:“且待吴人自行往前。”
双方的人相隔约一里左右。
晋国这一边停在原地,耐心地等着。
吴国这一边,能看到吴国君臣正在对着晋国的迎接队伍指指点点,不知道是在交流一些什么。
“寡人今次北上最大收获乃是亲眼阅览沿途风光,思量在大江与淮水挖掘一沟,用作北上水运。”夫差眼睛看着远处的晋人,讲的则是这一次的收获。
在夫差广车边上不止有吴国的众臣与贵族,还有那么一道穿着麻布衣和披头散发的身影。
那人当然是成为奴隶的勾践了。
勾践听到夫差的话,低下头的眼眸在闪动。
如果吴国不寻求北上争霸,要看楚国什么时候对吴国展开反击,楚国的反击又会对吴国造成何等损失,有没有机会让勾践拥有复仇的环境。
以楚国被吴国打怕了的现实,短时间内楚国恐怕不会主动寻求与吴国开启战端?
勾践现在就盼着吴国赶紧北上与晋国争霸,迫切希望晋国能够好好教吴国怎么做人。
当然,勾践想复仇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回到越国继续当君主,不是继续在吴国当奴隶。
时间在流逝。
晋人与吴人却是分别待在原地,谁都没有再往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