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始至终,夫差就没有想过要将伍员杀死,有的只是想进行打压而已。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伍员在民间的声望极高,军队里的威望更是极盛,哪怕春秋时代没有发生过权臣篡位的事情,哪位君主又愿意有这样的臣子呢?
仅仅是总有人在夫差耳边念叨“没有伍子胥不行”、“是伍子胥让吴国变得强盛”、“没有伍子胥就没有吴国的今天”、等等之类的话,别说是听多了难受,初次听到都心里感到不爽。
毕竟,吴国是国君的吴国,吴国的崛起也不是伍员一人的功劳。
在夫差被念叨多了之后,不免会怀疑自己到底能不能驱使这般的豪杰,从而再对伍员产生忌惮心理。
夫差打压伍员的目的在于进行收服,比较要命的是伍员多少有点功高傲气,再加上伍员对谁都是那副暴脾气的性子,君臣的相处模式以错误的方式展开,另有以伯噽一帮人的添火加柴,真的很难不以悲剧作为收场了。
其实,吴国也存在老吴人派以及新吴人派。
老吴人当然就是世代生长在吴国的那批人,当外国来的人得到重用,不免会挤压他们的各种空间,进而产生利益冲突。
新吴人派内部又分几个成分,例如伍员为首的楚国一系,伯噽为首的晋国一系,孙武为首的中原列国一系。
其中,伍员这一系在吴国获得的权势最大,白公令没有回国之前就是属于这一系,发生白公令不告而别事件对他们这一系的打击非常大。
夫差之所以对伍员有极大的忌惮,其中一个原因是孙武与伍员乃是莫逆之交,再来便是有白公令挂印而去的例子摆在那里。
当然了,在吴国效力的楚人都有可能回国,独独伍员压根没有可能重新回去楚国效力。
问题在于夫差等了很久,没有等来伍员因为白公令不告而别领罚或是给个说法。
君主这种生物,不止权力欲望极重,还会非常多疑,没有发生什么都在提防,何况真的有发生过某件不好的事情呢?
“孙长卿可能不告而别?”夫差在朝会结束后,派人去将伯噽喊了过来。
伯噽偷偷看了夫差一眼,看不出夫差的心情到底怎么样,选择主动分忧,说道:“臣亲自盯住孙将军?”
夫差沉默了一下下,仰头看向天花板,悠悠地说道:“吴国不可无孙长卿。”
如果伯噽在伍员自杀前听到夫差那么说,会产生羡慕、嫉妒、恨,现在听到却是感到一阵阵心悸。
那话是什么意思?可以分为好几层来解读,其中一层意思就包括一旦孙武想走,让伯噽千万不要手软,免得孙武为他国所用。
“若孙长卿闭门修书,万般不可打扰。”夫差看似在警告伯噽悠着点。
伯噽给了一个谄谀笑容,应道:“诺!”
对于夫差来说,发生伍员的死是一个意外,尽管担心孙武因为伍员的死而离心离德,更想做的是将孙武稳在吴国,再让时间来冲淡一切。
哪怕孙武就此不再为吴国效力,夫差很清楚只要孙武在吴国,天下列国就会心中惴惴。
伯噽走了,离开一点都不华丽的宫城。
说到宫城,夫差已经在选择新的都城,有打算将都城迁徙到北方,只是暂时还没有真正的落实。
按照夫差的想法,明年北上与诸侯会盟,届时要是晋国不来,或者晋国派兵搅局,无论交战胜负都会实施攻打莒国的计划,将“琅琊”抢到手再筑造新的都城。
现在的吴国不止宫城不华丽,连带都城都显得很小很残破,一点没有大国强国该有的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