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宵得到任务之后,他就已经在构思怎么部署。
当前能够被算入交战范围的面积很大,不止是“陶丘”一地,还要将以“陶丘”周边百里之内包含在内。
尽管晋军是以逸待劳的一方,不代表晋军就是作为防守方,智宵以这种思想开始调派部队,再任命谁去当那一支部队的主官。
从韩不信派人去邀请吴君夫差阵前相见开始算,一直到约定会面的时间,智宵有两个时辰能够利用。
吴君夫差是被动的一方,吴军能够利用的时间要少于晋军。
这样一来,主动权也就从一开始就掌握在晋军这一边了。
“驷弘所言,未见孙武,一次也无?”智宵得到了这个信息。
那么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孙武并没有北上,第二种则是吴国正在设局。
信息这种玩意并非收集到就是真的,还要进行真与假的辨别。
智宵并不认为驷弘敢骗晋国,只是要思考驷弘有没有被吴国骗了。
有孙武在和没有孙武在,吴军的打法大体上没有变,只是吴军的指挥官为谁,对智宵来说显得无比重要。
吴国已经没有了伍子胥,名传列国的将军还有展如、胥门巢,余下则是名气不显。
说的是将军,孙武并非将军,乃是与伍子胥一般,比将军更高一级别的帅。
后面,智宵特别关注联军展开布置之后的动向,发现联军的调动上面有点乱,布置方面也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难道孙武真的没有北上?”智宵对此有了自己的猜测。
总得来说,智宵认为吴君夫差有些荒唐,认为明明坐拥宝山却不懂利用。
当然了,智宵也知道吴国内部发生混乱,特别是伍子胥用自杀的方式控诉,搞得吴国庙堂人人自危,必然影响到方方面面。
如果晋军这边非要计算成败,有人想要当众装逼,说一说什么几胜几败之类,仅是开战前内部发生混乱便是吴国的一个败因,再归于晋军必然取得战役胜利的理由之一。
有孙武没有北上的猜测,再用联军的动向得出依据,智宵很愿意来赌一赌了。
到下午时分,智宵赶在大军出发前与韩不信会合。
他们的商议结果是,韩不信与智宵到阵前会晤吴国君臣以及列国的人,由智申坐镇在后方。
因为事先有约定的关系,中间的时间就是双方用来进行部署,有什么动作也是双方首脑见面之后了。
晋军这边抽调了四个“师”摆在正面。
联军那边摆在正面的数量约是五万之众。
等待韩不信与智宵来到会面场地,晋军早就列阵以待,对面的联军则是先列阵再缓缓向前推进。
“一切可布置妥当?”韩不信当然应该知道智宵会怎么布置,并且还有权进行干涉。
智宵颔首道:“一切已然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