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肚是早就烀好的,一会和辣椒胡萝卜一起炒就行。
李博武把焯好水的大骨捞出来,浑水淘出去,刷干净了锅,重新填上半锅清水。
家里现在经常煮大骨汤,不用丁珊珊说,李博武都知道水量,把大骨放了进去。
丁珊珊把切好的葱姜蒜,还有大料,桂皮,香叶等香料,一丢进去。
又放了些料酒,最后戴着胶皮手套,从清水里捞出山药。
拿刀一块一块坋到锅里,紧接着,把锅盖盖好,煮好放盐和味精,就能出锅了。
这个时间,面也醒好了,丁珊珊又揉了一遍面,把面做成大小一致的面剂子。
然后扬上干面,用擀面杖擀成一张张面饼,铺在一旁的盖帘上。
还留出了一些面剂子,在里面包了些白糖,她自己比较喜欢吃甜的。
以前都习惯了,每当烙发面饼,都会做几个糖饼,现在也是一样。
那兄弟俩不说,相信李博宏一定爱吃,别问她怎么知道的,因为那孩子爱吃糖。
看丁珊珊在一个人忙活,灶坑架好柴,就不用时刻看着了,一会看一眼就行。
李博武就想上手帮忙,“嫂子,我看擀这饼也挺容易,要不我帮你擀吧?”
丁珊珊看看时间,觉得也行,要是她一个人忙,的确挺慢的,旁边还闲一个人,太窝工了。
“行,其实擀这饼,没啥技术含量,谁都能擀,你照着我擀的大小和样子擀就行,快到吃饭点了,你大哥他们也要回来了。”
“烙饼时间慢,你这边擀,我那边烙,正好两不耽误。”
说完放下擀面杖,用围裙擦了把手,打开另一口小点的锅,拿过软柴火点着火。
先暖暖锅,现在没有现代化煤气和电气化锅灶,都是用原始方法做饭。
尤其是烙饼,火不能太硬,尤其不能用木头柴火,不然就是有再好的手法,饼也会烙糊的,丁珊珊知道的这么多,全是因为,她有一个住在农村的奶奶。
锅很快热好,火也上来了,丁珊珊倒上油,等油热了,把锅四边也都沾上油。
拿起盖帘上的一张饼,放在锅里,紧接着又放了第二张,然后第三张,第四张。
这口锅很大,烙四张饼足够用,这还得说,在这三口锅之中,这口锅算是比较小的,另外两口比这锅还大。
烙饼用的油,都是植物油,在古代这一块,菜籽油和植物油都加工的出来。
只是因为加工手法粗糙,压榨的也不是很到位,是比不上现代的那些油看起来那么清澈透明,味道也好的。
但也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油的原味,同样是现代加工方式比不了的,但出油率极低,所以价钱很贵,平常百姓家吃菜做饭,能不断荤油已经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