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宫在考虑此事时,心中也带着些顾虑。”见众大臣不说话,安弘察语气里带着恳切,“顾大人确实年轻了些,若是压不住阵如何是好?只是本宫本以为漕运一事是个烫手的活,诸位会不愿意接。如今看来,当真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说完,他站起来作个了长长的揖,非常痛快地给大臣们道了歉。
李铁:……
又开始下套了。
他连忙领着文武百官回礼:“臣等职责所在,殿下过誉。”
一时间场面和谐礼貌友好,所有人都是文质彬彬的模样。
安弘察没有再坐下去,他站在那:“既然要重新商定人选,那本宫便得把这要求说一说,好叫各位心里有个数。”
“顾勉。”
“臣在。”顾勉出列。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已经允你的正三品就是你的,你的政绩有目共睹,南诏一行更是功不可没,这是对你的认可。只是想要去哪部任职,你自己挑一下,朝会后禀告本宫。”
一副漂亮话,放了些口子,也很明显是在安慰顾勉,大臣们都没什么意见。
“臣谢殿下赏识。”顾勉应下,整个人看起来沮丧之意少了不少。
顾勉的事有了结论,接下来便要讲漕运的事来,大臣们都竖起耳朵等着听。
“至于漕运。”安弘察也确实要说这个事,“因漕运的大部分税赋都留在了地方,京城疏浚河道也是为了大运河沿岸的百姓、商贸生意,那断然没有单单国库出力的道理。京城出一份的钱,地方出三份,并成四分,共同治理。”
这……若是国库出五千两,地方就是一万两。钱少了不够用活干不起来,钱多了那是场空谈?
地方府衙手里的钱哪是好要的。
方才还踌躇满志、想着争一争的大臣们有的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太子殿下这话没说明白,若是国库打算出五千两银子,那地方就要掏一万五千两,挤一挤还是能掏出来的。
可若是国库出一万两,地方就要掏出三万,放贷都没有这么翻倍的!
有大臣问出了口。
“给多少银子?”安弘察坐了下来,“漕运事情重大,方才父皇也说了,近些日子国库也宽裕了些。这开销便由主政官来定。”
他略微提高了声音,好叫人人都能听清他在说什么。
“若是主政官觉得要花上十万两银子才能疏浚好河道,那朝廷便出了这两万五千两;若是主政官觉得五万便足够,朝廷也无异议。”
“无论需要多少银子,朝廷奉陪,绝不赊欠。今日定下了数,一旬内,户部银子调拨出来,林尚书,可有问题?”
林华书出列:“户部无异议。”
“好。”安弘察许诺,“无论主政官需要任何的支持,朝廷各部全力配合,本宫也会鼎力相助。”
十万两银子。
十足的大手笔。
别说是其他人,李铁都抬起头来看向太子殿下。
“只是事情,得给本宫办得漂亮了。”
诱饵已下。
“怎么样,有人敢立这个军令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