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智斋问马武:“你犯了何罪?”
马武道:“草民没有犯罪,是替陈剃头喊冤的。”
“喊冤?外面那人是陈剃头?本府听说他是参与抢劫县衙的劫贼,他何冤之有?”
“大人,陈剃头怎么可能是劫贼,他已经死了很久了,是蒋大人强买强卖给逼死的,夫妻两个都死了,外面那人是他胞弟,名叫陈二。”
“那么陈二是劫贼?”
“大人,陈二是不是劫贼,这位周统领、褚大人很是清楚。”
万智斋看看猪招官,又看向周乾干。
周乾干道:“大人,蒋大人丢了股票股银,他都红了眼了,见人就说是贼。”
万智斋又看向猪招官,猪招官道:“蒋大人是恨他这个时候来落井下石告刁状,实在拿他没办法了,不得不如此。”
“什么?实在拿他没办法了?不得不如此?”
万智斋眼珠子两转,呵斥道:“到底怎么回事!马老五,你说!”
马武道:“大人,草民马老五背着蒋大人不能乱发言,案子到底怎么回事,周大人、褚大人非常清楚。”
猪招官赶紧道:“大人,陈剃头逃避路股,夫妻二人投河自杀,顺天教余孽趁龙王会大雨抢劫县衙,杀六人,卷走所有股银、股票和库银,逃之夭夭,赶巧陈二选择这个时候冒充灵官老爷的化缘童子来县城卖香屁,被衙役阻拦,陈二击鼓鸣冤,状告衙役买了香屁不给钱,要蒋大人断案,就这么回事。”
万智斋拂袖道:“什么乱七糟八的!不就是要替陈剃头申冤吗?!几百两银子就搞定的事,非要弄得这样糟糕,一帮子蠢才!”
马武道:“大人,路股逼死的人可不止这一起,还有姜家父子,也是两条人命,蒋大人偏偏不像大人你这么想,他是一个铜板都不舍,一心要强行把这案子压下去。”
周乾干怒道:“你能不能不要那么多事?姜家一个人都没有了,你提他干什么?”
万智斋道:“让他说。”
马武道:“大人,不是草民多事,这种逼死人的事总得有一个合理的说法吧?你看蒋大人是怎么断案的,这还是一个父母官所为吗?”
万智斋道:“那姜家的人呢?”
马武道:“姜家父子一死,留下一个傻女人和两个孩子,傻女人已经改嫁了,两个孩子已经被卖了……”
“卖去了哪里?”
“不得而知。”
“那还说什么?回衙门听判!”
回到县衙,陈二的香屁案万智斋审也不审了,当即赔偿二皮脸三百两银子医治,五百两银子安家,负责抚养陈剃头子女,令其不准再来闹事。
陈二不在堂上,由替他出头的马武听判,并转呈银两。当然,这些银两得从蒋黎宏那里去拿。
至于姜家,无人来喊冤,此案不成立!
蒋黎宏呢,万智斋明面上是摘了他的顶戴、罢了他的官印,暗地里却私相授受,将其调任他处去了。
弄走了蒋黎宏,让谁来补缺?全民皆股就不能再说了,可是租股必须得按总督衙门指令执行,做这件事随便调一个外地官员来可不行,蒋黎宏就是例子。
古有以夷制夷的说法,刁民得由刁民来制约,可是这个地方有一个赵子儒,他已经成了此处的道德标杆,刁民之所以刁,就是因为制约他们的人达不到他们心中看准的标杆。
看来补缺的最佳人选还是非赵子儒莫属,可人家宁愿做老摇也不做知县,怎么办?
这是万智斋今天想得最多的问题,也是最头疼的问题。
处理完屁官司,万智斋命黄福生暂代县衙大小事务,于次日一早赶赴丰乐场。
周乾干带着万智斋来到丰乐巡防大营的时候,税狠人的棺材已经被张三爷秘密地抬上了乱坟岗。
大热天的,尸体发酵了三四天,绿苍蝇围着棺材转,赶都赶不开,刺鼻的尸臭味五丈之内都不能站人,张三爷当然不会跟着棺材去做孝子孝孙,只远远地站着,任着手下人去施为。
就在兵勇喽喽两班人马抬着棺材要下坑的当口,听得山下几声铜锣响,有人大叫府台大人到。
张三爷以为自己听错了,回头一看,山道上周乾干和一群官差簇拥着一顶六品顶戴正在往山上爬,看穿戴、看阵势,不就是府台大人到了吗?
张三爷多聪明的人,他当然明白府台大人亲临坟地的目的,当即命人开棺,等候府台大人的验证。
少时,万智斋来至坟场,见路边跪着一个猪脸的绿营管带,遂问道:“尔等埋的可是那反贼税狠人?”
张三爷即信口胡诌道:“禀大人,正是税狠人和他的儿子还有女人。”
万智斋道:“还有他的儿子和女人?你可知他儿子女人叫什么?”
张三爷哪里能知道这些,又胡诌道:“他的儿子叫税猛(某),他的女人叫税吴氏(无名氏)。”
万智斋被张三爷字眼子骗过去了,但他有点不信,问道:“你认得?”
张三爷道:“当然认得,卑职在他们生前常跟他们发生冲撞,曾经几次大打出手。哦,福成的宋拐子也认得他们,大人若不信,可叫宋拐子前来确认。”
万智斋见他说得清道得明,不像扯谎的样子,便命身边的差人充当仵作,前去查看。
那差人知道大老爷要走个过场,捂着鼻子走到棺材前一探脑袋,眼睛都没敢睁又走回来,直直点头道:“大人,棺中死者身首异处,是税狠人一家不错。”
万智斋又命随行的执笔文案前去证实,以便回去做笔录。
趁这当口,万智斋又问张三爷杨铁山去了哪里,张三爷道:“杨大人和赵家兄弟去了成都,去干什么,不知道。”
他去成都要干什么,万智斋当然不能问,相信有赵子儒一路,杨铁山还不至于到总督衙门去‘搬弄是非’。
但自己来一趟不易,想见的,一个没见着可不行,至少不能放过赵子儒,不然今后见面没脸。
于是,等这里事毕,仍旧是鸣锣开道,咣咣咣就又杀回县衙,但走到半路无人处,便弃了轿子,换了便装,带了三个随从和周乾干,拐弯去桃树园‘视察民情’去了。
此时正是乡间的薅秧季节,万智斋一行四人一路走来,见田间青幽幽的一片新绿,农人们都赤巴着脊梁薅秧,挑着粪桶陷在厢沟的稀泥里施粪水,一边还在彼此说笑打趣。
遇着路上挑粪的农夫,万智斋点头拱手以示友好,农夫见这几人衣着不凡,举止有礼,少不得要问问是哪家的贵客。
万智斋避而不答,反问今年小春收成如何,养蚕顺不顺利,赵家收蚕茧有没有短斤少两、有没有下压蚕茧价格,地主有没有加收田租。
农夫不知这些人打听这些干什么,俱皆实话实说,说到养蚕,农夫当然笑烂了脸,把赵家着实好好地夸赞了一番,说到田租,自然又把郑老爷骂得狗血淋头,说他如何大斗进小斗出,如何放印子钱。万智斋又问里长有没有逼着买股票,有没有出现什么冤情。说到买股票,那农夫直接吐三泡口水,大骂蒋黎宏不是人,不过,口气一变,说首饰垭的农人听赵爷的,都买了一张,若要再买,绝对没银子了,也绝对不会再买了,就算皇帝老子来了也不买。万智斋就只能笑笑,和那农夫作别而去。
这一条山沟两边的山虽然很高,但散得很宽,秧田一大片一大片,排洪沟出奇地宽大,流水潺潺。
今年年逢好,旱地的大春作物长势很不错,这一带多了桑林和玉米地,田边地角摘桑叶的妇人和孩子有很多,一行一行的桑树光秃秃的,只剩一撮儿嫩叶顶在枝条尖上。
眼下该是秋蚕上蔟结茧的时候了,很少见着一个闲人在路上逛。看来养蚕绝对是农人的福音,值得在整个潼川推广。
走了接近半个时辰,前面一个大塘湾,这里的田地村落散得更宽,田里施秧粪的更多,秧苗的长势也更好一些。
万智斋一眼望去,稻田层层叠叠,只怕上千亩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