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能怎样?他心中疼痛,这是大汉的皇帝啊!他如果再不允,那皇帝威严何在?
第二次,皇帝没有直接提议,而是由董承提出。皇帝后宫空虚,不能没有陪伴。
还是卢植冲锋陷阵,“皇帝年幼,不宜娶妻,以免怠惰进学。”
这话是白加说过的,当初直接在众臣面前说过,最核心的一句就是:皇帝年幼。
可就是因为上一次卢植的退让,下面大有那些不怕死的官员看到了机会,紧紧抱住皇帝的大腿。
一时间,十余位官员站出来支持皇帝纳妃,卢植都有些顶不住。
不过这也是因为皇帝身边太惨了,都是些大娘婆子,谁看了不得说一声寒碜?
眼见卢植顶不住,荀彧只能站出来说了句:“选秀女,不可;纳妃,不宜,当以进学为主。”
这几乎就是白加的态度,众人心中董卓和李儒的记忆还在,一时间也没了继续的胆量。
可王允说话了:“其实不必娶妻,也不必纳妃。”
就在众人哗然的时候,王允悠悠道:“只需信得过的大臣选自家女子入宫服侍,等皇帝成年后再决定即可。”
就是说,只选知书达理的进宫,不是给皇帝当媳妇的,是当宫女的。
然后这位老司徒哭了,跪在大殿上,却不是朝向皇帝,而是稍稍向荀彧一侧偏移。
荀彧吓得赶紧退后两步,皇宫里面三公跪他一个尚书令,擦边都不行。
王允哭诉:“知道大将军是为了陛下学业,可无人服侍,那些婆子又都是粗手笨脚,必然选家中知书达理的女子,做个宫女也好啊。”
一时间,大殿之上,众人皆是哭哭啼啼。
最后的结果是,荀彧咬牙回答:择十位大臣之女入宫随驾。
连续两次,连战连捷,刘协兴奋了。
此时他在御书房议事,站在身后的不但有了袁绍这位心腹,还有了聪明伶俐的女官貂蝉。
伏完、董承、杨彪三位大佬,孔融、张杨、刘虞三位九卿重臣。
皇甫嵩、朱儁一直被视作皇帝的亲信大将,但是现在还没人敢明目张胆的把他们直接拉进圈子里面来。
他们掌管京营,太敏感,担心触动白加的神经,直接把刚刚萌芽的皇帝势力给扑灭。
此时,他们又得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刘备回京赴任了。
刘协本来对刘备很不满,卢植是刘备的老师,这位可是卢植的好徒弟啊。
可袁绍一番话打消了刘协的顾虑:刘备自诸侯讨董时候就与白加不和。
刘备还向皇帝上了一道奏本,说的就是刘备的心迹:备乃高祖玄孙,中山靖王之后,一刻不敢忘却社稷之危难,陛下但有所命,万死不辞。
刘备慢慢挪回洛阳的路上,就收到了皇帝抚慰的圣旨。
他看得哈哈大笑,皇帝的旨意虽然说的都是无关痛痒的事情,却有一句:朕亲查族谱,才知卫将军乃朕之皇叔,盼皇叔早日来京,共兴祖宗社稷。
一句话,就把刘备抬高到了最亲近的皇叔的地位。
你别管族谱怎么写的,那是皇帝亲自查的。
你别管血亲传了多少代,皇帝亲口叫了皇叔,还是明发的圣旨。
你别管现在刘备只是个莫名其妙的灵山侯,可皇帝圣旨里写了那句“共兴祖宗社稷”!
这是皇帝的叔叔,皇帝的伙伴,皇帝倚重的大臣啊。
于是,刘备的缓慢返回,变成了快速进兵。
而这时,卢植才收到了刘备的信件,告诉他这位老师:我要回来了,老师别挂念,纯粹是因为公事。
天下间,所有人都知道有了刘皇叔这号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