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的班底也坐在一起研究过目前的形势,嗯,洛阳的形势。
天下形势他们是不关心的,现在连洛阳都料理不清楚呢。而且他们相信,有天子在,洛阳拿下,天下传旨而定!
现在文臣分为三派,一派是他们为代表的保皇派,一派是以蔡邕为代表的胆小不敢站队的中立派,另一派则是他们的敌人荀彧、卢植为代表的白加派。
现在说蔡邕是中立派,那是因为这位老先生说话完全就没有立场,凡事都是对事不对人。
皇帝要盖宫殿,他觉得劳民伤财,他就反对。
皇帝后宫空虚,他觉得皇上太惨,他就支持。
目前顶着白加准老丈人的身份,也没人敢得罪他,任由他嚣张。
白加派目前人丁不旺,虽然也有不少人跑去荀彧面前阿谀奉承,可荀彧对这些人并不认可。
他见的都是青龙军下精明强干的人物,这些只会溜须拍马的实在看不上。
朝中的人选一部分是自青龙军学毕业的学生,一部分是冀州科举考出来的一部分士人,另一部分则是各地他亲自考校后认可的孝廉。
荀彧毕竟只有一个人,即便留下了满宠帮他,可依旧感觉分身乏术。
最终他采纳了满宠的意见:仿照青龙军政策,逢进必考。
可这一下却让洛阳炸锅了,别管考什么,以前的孝廉们可是从来不用考试的。
可在荀彧的眼中,孝廉们进入仕途其实还需要等待机会,而一旦出缺就在孝廉里面进行考试,考察这个人的能力,如此才是选官的最好方法。
本来这事也不至于反响搞到天下震动。就在荀彧公布了《孝廉任官选考制》之后,王允上书建议大汉推广《青龙十策》。
大汉推广《青龙十策》,这事刚出来的时候荀彧都是懵的。
卢植急匆匆的来找他,问他:王允是不是自己人?
王允当然不是自己人,荀彧作为东厂厂长,而且是洛阳实际的话事人,即便是管宁也对他开放了洛阳的权限。
而李儒的内厂刚刚建立,还在全力经略并州,根本不可能发展王允。
直到六档头的密报传来:帝密谋欲效光武。
荀彧看到密报,心中翻江倒海。
光武帝刘秀是一代雄主,可他真正建立的是大汉天下吗?是大汉与士大夫共天下。
卢植也心中通透了,他对荀彧道:“王允,才是帝党最强的猛士。”
可这话也就他跟荀彧聊聊,说出去别人是不相信的。
甚至在朝堂之上,王允都是在大声的为白加歌功颂德:若无大将军,不知天下几人为董卓?
就在朝会上,王允慷慨陈词。
他说:冀州何以为天下之翘楚?皆因白大将军《青龙十策》。
他说:《青龙十策》乃是天下良策,切中大汉弊端,请为《大汉十策》。
他说:允愿为大将军门下走狗,读知行合一之学问,习治国安邦之良策。
结果天子愤怒,大骂王允这是胡闹,祖宗之法不可改。
结果帝党的官员没动,那些中立派激动了,蔡邕站出来支持王允。
帝党到底要干什么?这让荀彧和卢植都陷入了深深的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