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选择距三国都近的一处背靠山,侧临河,前面一片平缓之地设立统帅营帐。
随后由荀缉、诸葛亮和司马懿为帅,兵分三路,征讨三国。
而刘信的营寨,与刘健的营寨仅一河之隔。
才短短半月时间,便有捷报传回。
最先打破敌国王城的,是诸葛亮一路。
这一路讨伐的对象,是国土面积较小,但人口却较多的沃沮。
沃沮原本跟秽貘是邻邦,其语言、生活习惯相差无几。
隶属诸葛亮一路的东夷饕餮军,正是由原三韩和秽貘投降而来的勇士组建。
诸葛亮设计,化整为零,乔装进入沃沮王城,里应外合将其攻破。
再用围三缺一之策,使得沃沮将士有了一丝生还的幻想,卸掉了他们拼死抵挡的想法。
沃沮王知道大势已去,带领沃沮贵族,在亲卫的保护下,冲北门而出,意图前往北面的挹娄寻求帮助。
奈何,诸葛亮早已定计,在城北五十里、通往挹娄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
沃沮王被郭淮和金俊生擒活捉。
随后诸葛亮利用沃沮王印,控制沃沮大军,迫降各城主。
燕军成燎原之势,火速占领沃沮各城县。
即便有城主不尊王令,面对燕军的虎狼,仍是无济于事。
很快,沃沮所有城池均归燕国。
此时的诸葛亮,正在展现着他除了军事上外的另一大才能,安民理政。
夫余和挹娄地广人稀,相比侧重点在安民上的沃沮来说,消灭这两国的军队、占领这两国的城池,才是重心。
荀缉稳扎稳打,一路横推,巧用各种诡计及火器营的火器,破开一座座城池,逼迫夫余军队不断后撤。
这一战着实展现了燕国将士强悍的战力。
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有抓住夫余王,让他逃跑了。
而司马懿一路是歼敌数量最多的一路。
司马懿没有分兵,四万大军兵合一处,挺进挹娄地界,与最近城池的守军来了一次面对面硬碰。
这一战,没有展现燕军强横的实力,却也勉强打败了敌军。
敌军兵败后,火速回到王城禀报挹娄王。
根据兵士的讲述,挹娄王认为燕军无非是占着兵力优势,才赢了一阵罢了。
便集结了国内大量军队,来剿灭燕军。
但这恰恰中了司马懿之计。
司马懿在一处山谷设伏,一把火便把挹娄主力军队烧了个七七八八。
挹娄王室人心惶惶,正在商议斩杀投降而来的延忧,拿他的人头换挹娄的生存之时,延忧率军闯入王宫,弑君夺位,把持朝政,命令挹娄军队继续抵挡燕军。
甚至命令挹娄的青壮也拿起武器,建立武装,协同军队。
但,司马懿的一把火,可不仅仅是烧没了大量挹娄人马,最重要的是把挹娄将士的信心彻底烧没了。
哪还有什么像样的抵抗,燕军便兵临挹娄王城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