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宸离开东羌城星夜兼程过理关赶回阳明城时,这阳明城中的情形已经危急到了相当的程度。在杨宸离开的第三日和珅便收到了圣上让其即刻动身返京的消息,在朝中的同年其实早已同和珅通过气,要他入京领工部左侍郎,巡抚河道衙门。
多年蛰伏在阳明城里的和珅闻言自然是受之坦然,与在阳明城里交完差事北返入京的左崇一道同行离开。
与圣诏一道而来的,还有让那徐知余即刻升任定南卫巡守的消息。可海州路远,徐知余又不知阳明城里出了此等大事,并未着急赶赴任上,旋即也就导致偌大的巡守衙门群龙无首。
一切源头要从那二十余日之前倒在宁关城外的诏人说起,当其惨死于城下时,守城的士卒不过是将其当作了又一个躲避月部人追杀的前六部余孽。
城门打开,按着旧日的规矩要人将其带到宁关城东南面的枯坟岗上,适逢秋雨初来,负责将尸身送去埋葬的宁军士卒并未按着旧例将其葬下,为了早些回城就将其随意扔在了岗上打算任野狗分食之。
也就是从那一日起,宁关守军里便渐渐有士卒没由来的通体发热,头晕脑胀,上吐下泻。身为主将的简雄遣医疗之也并未发觉其乃瘟病,不过是以秋日多雨染风寒而处之。
而宁关之后的惠县也有猎户出现一样的症结,渐渐在周遭传开,家家户户男女老幼皆是同症让刚刚才做了不到半年的县令杜元有些头大。受杨宸之命去海州,又被徐先生打发到了这靠近边关的穷县做这县令,杜元本也是想施展一番拳脚。
请边军清剿山匪这历任县令都难做到的事他上任之初便做成了,使得这位在前任主官为徐大人以雷霆手段摘去乌纱帽补缺而来的年轻人被本地的大户人家所承认而站稳脚跟。
“大人!”
已至日暮,坐在这处他平生所见过的所有县衙里最寒酸的又恰巧是唯一自己可以做主的大堂里,青色的八品官服一尘不染。
“情形如何?”
“家家户户都是如此,咱们惠县郎中不够,药也不够,便是派了小的们下去,小的们也难做啊”
这位风尘仆仆赶回县衙复命的刑名似乎对这两日被县太爷外派去做这苦差没有什么怨言,如今的惠县城池大门紧闭,绝不受乡野之人的入城诊治之请,悉数被安置在了城外的那庙里由和尚收拾。
“本官已经派人去知会了徐大人,大人定然不会如此置我等于不顾”
“大人,远水救不了近火,依小的看,要不?”
“如何?”
杜元上任之后,对自己手下的这位刑名似乎多有亲信,已是视为可以依赖之人。
“小的听说,连素来风吹不进雨淋不到的宁关这次被摆了这么一道都是满城的妇孺啜垂泪的惨状,那可是朝廷的边军,简将军还有老丈人的家底都到了这般田地,那海州又如何救得了咱们?便是徐大人派来了,可老百姓等得到那日么?”
“有话之言,何必如此啰嗦?”
“要不就按照旧例?”这刑名试探着在杜元的身侧问道。
“什么旧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