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十万京军北伐,自开平山一役之后,下山之人,不过区区四千二百余。秦王杨威终于出现,而且迅速被几方兵马所知道。
“一战,开平山下,阿密达举兵数万结阵不出,解邢国公开平山之围”
“二战,贼首阿密达率军南下,秦王亲率三军,回师一击,一败北奴”
“三战,贼首阿密达重整兵马,自崖门口入连城,秦王殿下率军设伏,二败北奴”
“三战,贼首阿密达入纯阳关,秦王殿下自攻纯阳关不克,不胜不败”
这是大宁朝廷自杨景驾崩后唯一收到的好消息,但没有令长安百姓和群臣欣喜太久,一则刺破天际的消息传回了长安,并在顷刻之间,让偌大长安,一片死寂。
“北奴阏氏博雅伦,大败邓和一部,邓和兵败被俘,不堪受辱自戕贼营之中,太祖皇帝阳陵长眠之地,已落入北奴之手!”
而另外的一个消息,倒是没有那么无关紧要,但在数十年之后,会让大宁重新记起今日的事来,河北军中一佰长率军逃亡之际,被邓家一部以其临战溃退为由截杀,一个名叫魏俊的年轻人,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同是宁军逃亡,但他们河北兵马,却死在了自己人手里。
奉天殿里,收到了杨威奏报的杨智和百官是一片死寂,长安已无兵马可以北上拒敌,而博雅伦的胃口究竟有多大他们也不清楚,北奴的骑军在阳陵山下杀得大宁人头滚滚本就是一桩让大宁群臣足以面如死灰的事。
杨智将兵部的奏报折子拿在手里,坐在龙椅上毫无生气地说道:“诸位爱卿,说说吧,如何退敌?邢国公和我大宁朝堂之上的半数武将战死在了开平山,如今秦王在纯阳关外休整,一时半会儿不能入关平乱,如何让这位北奴阏氏退兵,勿伤我祖宗陵寝之地”
其实此时,无兵可调亦无人可用的杨智已经生了议和的心思,只是议和不能由天子说出来,得让位列奉天殿里的大宁人臣们,自己开口。
王太岳闭着眼睛恍若不曾听见,宇文杰亦是不动声色,代替李春芳成为中书省知事大宁三相之一的元圭见此情形也收敛了想要谏言的心思,仕途宦海沉浮多年,早已明白自己此刻默不作声才是上选,圣心难测之余,新朝气象之中,有人起用便会有人被弃用,若是此刻授人以柄,对与杨智从前并无太多纠葛的元圭而言,不是幸事。
王太岳是杨智正位东宫之后的太傅,宇文杰更是杨智的舅父,而他元圭呢,不过是先帝驾崩前要贬李春芳好让太子施恩暂时起用的一个过路人罢了。
“怎么?先前说楚王通敌,让皇考将楚王撵回定南卫,如今发现,没有楚王,我大宁的天也快塌了不是?”杨智神情变得狠厉,登基初始,便不得不忍辱负重与北奴议和定一个城下之盟,连祖宗陵寝之地都丢了,换在从前,他这位天子已经该跪在太庙你,向列祖列宗请罪了。
“说话啊!”忍了许久的杨智终于是忍无可忍,他受够了这座奉天殿里所有人对自己言听计从,受够了他们一个个各怀心事,只等着自己来亲力亲为,他不要以无过便是功为行事之道的臣子,他需要一个敢说话,还能说到自己心坎上的人来。
“方孺呢?”
“启禀陛下,方大人昨个夜里才入京,应是没有到吏部领牌,今日没能赶得及上朝”杨智话音刚止,景清就走出了臣列在御前回话道。
“去,传谕方孺,今日散朝后,朕要见他”杨智向陈和说道,脸上露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神情,奉天殿内文武,也是不由得想到,这方孺曾经在奉天殿里逼问四卫藩王何以卫天下的往事,从先帝一朝便动辄言说藩王势重有害朝廷为祸天下,因为北伐之前妄议北伐不堪而被贬出长安的东宫行走此番回朝怕是要被重用。
尽管方孺曾经的预言都已成真,掌兵势重,镇守一藩的封王谋逆,国朝的北伐也落得今日这番仓皇北顾的下场,可杨智刚刚登基就将这么一号人召回京城待用,着实有些让人忧心日后朝廷与藩府之间的关系。
“既然没人为朕建言献策,那朕便自己找一个敢出谋划策的人来,若是无事上奏,散朝吧”
“陛下,臣有本要奏”站出臣列的景清已经得到确切的消息,所以今日思量许久,打算在御前赌一番杨智的心思,也好让满朝文武想想,究竟要如何面对南疆的那位藩王。
“何事?”
景清跪在地上回命道:“启禀陛下,臣已得到消息,回藩路上,楚王殿下染了风寒,见不得风,沿途父母主官请见,楚王爷也是一概避之不见,臣想,陛下是否要降旨以示天恩,臣前些时日收到密报,楚藩兵马归阳明城之时,流言纷纷,皆以朝廷薄待了楚王颇有怨言”
眉头微微皱紧,转头望向陈和的杨智横生了一股怒气,不是怪陈和未将杨宸染了风寒的事告诉他,而是怪陈和没能将这只疯狗严加管束,在朝多年,无非是和他们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之间摸清底细。杨智的东宫绝不是没有自己的耳目,景清与杨宸之间的嫌隙他早已心知肚明,如今景清突然因为杨宸开口,杨智自然品出了一些不同的意味。
“楚王功高,朕自有恩赏,此事不必到朝上议论,至于楚藩帐下兵马有何怨言,也非口舌所能明证,若是有了实据,再报朕不迟,退朝”
不想再和朝中之人有任何纠缠的杨智抽身离去,奉天殿内也自然只剩下一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
退朝之时,王太岳和宇文杰颇有默契的走到了一处,一道离开奉天时,宇文杰还是先开口的那人:“邓和在阳陵大败,先帝陵寝之处竟然成了北奴人踏马之地,陛下面上无光,朝廷又无兵可用,阁老以为,陛下会许与北奴议和否?”
王太岳面色不大好看:“议和?得看北奴究竟要什么?若是赵构前些时日回京所说楚王在北奴帐中听到的那些条件,只怕谁也不敢开口说这个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