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朝廷还是百姓都惧怕灾年里的流民。
户曹细细给林桑解释。
“养民一时容易,但总不能养上一世。别说朝廷没粮食,就算有,也不会一直恩养灾民。”
林桑点点头,这点她明白。
“是啊,否则谁还愿意花大力气种地,都化作流民求朝廷圈养好了。”她顿了顿,“而且,没有百姓种地,朝廷去哪里变出这些粮食?”
这是个怪圈,也是个悖论。
所以历史上每逢出现大规模的灾荒流民,朝廷有时候也不得不狠下心镇压,必要时候还会对着自己的子民挥起屠刀。
林桑说话向来直接,把几位官老爷都惊了一下。
“是是是——”户曹搓着手,“林东家果然是个明白人。”
无怪乎大家都说林东家是脂粉队里的英雄。
之前对方从各位参曹参军手里办公司流程,户曹接触得最少。
今日一见,从庆丰楼嫁祸事件,再到刚才粮食的事,他发现对方思路清晰灵活,胸襟开阔,果然寻常男子也比不上。
“这话本不该对林东家说,本曹现在就是担心,我们一旦养下这些灾民,他们就不走了。”
请神容易送神难啊,他这样一说,大家脸色重又暗淡下来。
林桑却笑了。
“我当是什么难处,户曹大人考虑得很周到。不过,我倒是有个好办法——”
不是吧,这她也有法子?
几位参曹连同杨司马眼睛都瞪得溜圆。这样让人头疼的千古难题都能解决的话,这林东家,莫非是神仙变的吧?
他们想不到的是,林桑真有办法。
“这事很容易啊,长时间接济灾民当然不是办法,但是,以工代赈就好了。”
在她提出捐粮前,就将后续事宜都做了考量。
她记得后世国家一旦遭遇天灾,用的都是以工代赈。这是最合理最持久,也能将利益最大化的解决之道。
现在的难处是生产力低下,古人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而且这个时代还以农业为主,百姓一旦离开土地就会流离失所。
饥荒,瘟疫、暴乱,是从朝廷到民间最恐惧的三件套。
可她不一样啊,她正是注册了公司,要大范围创造就业岗位的时候。相邻三个村的男女老少现在几乎家家都有在她工厂上班的,再要扩建,她也面临着招聘问题呢。
她既然主动提出要为官府分忧,自然已经将事情都想妥当。
可是官老爷们不明白啊。
“什么以工代赈?”他们甚至是第一次听说。
“是这样,我们东山集团最近成立了一支货运车队,正要大规模招人培训。还有我东山工程队也缺人手......另外庆丰楼,齐东家一直嚷着睦州四家店客流爆满,急需开分店。”
而且林桑有预感,经过今天的事情一闹腾,反而因祸得福,接下来酒店生意一定越发劲爆。
“不仅在白沙镇,我们打算在整个睦州的大镇都开一家分店,到时候工程和物流,还有酒店服务人员,都需要大量找人。”
要齐德隆来说,他甚至想同步在京城再开几家,好容易被林桑按捺下去。
这一下大老爷们听懂了。
“原来是这样的以工代赈,就是说,这些流民安顿下来,都会有岗位安排给他们。到时候他们不再是流民,而成了我睦州正儿八经的百姓?”
还有这样好的事吗?
不仅抗过饥荒,稳住治安,还能扩充户籍,创造赋税?
这是不论对哪一位参曹还有司马都是提升政绩的大好事,大家听得都想对林东家,不,林神仙拜了!
“林东家,你,你说真的,你们真愿意招流民为工人,还培训他们就业技能?”
林桑一本正经:“千真万确!”
她本就打算大量招工,而几百里外,处州来的百姓,跟睦州孙家没有任何渊源,不容易被归云楼埋钉子。
危难时她向灾民抛出橄榄枝,绝境时给了希望,绝对能收获未来员工最大的忠诚。
她可不是奸商逻辑,林桑想过了,这绝对是相互需要,相互依存。
官爷们呆呆的,突然被天上掉的大馅饼砸中了,他们都需要缓缓。
何户曹呆了半天,不知想到什么,蓦地眼神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