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东家不懂事,这哪里是能闹着玩的呢,几百年下来,制墨的工艺摆在这里,一步都不能慌张着急的。”
老人们哪肯相信传统手艺可以打破常规走捷径。
林桑理解这样的工匠精神,她参观过故宫博物馆,知道传统徽墨跟后世墨汁之间的巨大差异。这区别当下也许并不明显,而是需要花上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光阴才能呈现。
选择对当下还是对百年甚至千年之后负责,是林桑这些日子全程参与后领悟到的新课题。
小南听说后专门写信向娘亲求教解惑:“之前我们已经在生产铅笔和钢笔了,还要打出同款产品自我竞争吗?”
可是华国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纸和墨有了,笔还会远吗?
所以这个被称作竹子之乡的光源村不仅能造纸,还成了她生产宣笔的最佳所在。林桑是感受过古人书画魅力的,那些真迹之所以能传承几千年,不正是眼前一方小小墨锭的功劳?
王神医告诉他们:“别小看冰片麝香,虽然加的不多,可是能防腐千年。只要是用徽墨书写的书籍典章,就再也不会腐坏,也不会被虫蛀。”
他不知道这墨是什么时候问世的,但家中收着古人的医学典籍,要不是有徽墨,先贤们如何将一生的智慧和瑰宝遗留后人?
也正因如此,一代代的匠人才如此注重工艺的传承。只不过老人们几十年来认定的真理,到今天出现了一丝裂缝。
“这是机器打的墨胚?”有人从小东手里接过,高高地捧到头顶,眯着眼睛细看。
石臼里还有几团,这一下子不用小东招呼,大家纷纷捧了出去。
机器打完的墨胚触手竟然是温热的,手感细腻又缠绵,这简直不像被没感情的机器捶打了上万次,而是人力揉搓了一辈子那样柔软又融合。
对着阳光,大家手里的墨黑的团子甚至都有一道光穿透进来。
有的人脸色很是梦幻:“怎么机器捶打一万次,就跟我们揉了数十万次那样。”原来不是所有的手工艺都不能被机械取代的。
老人们想到前不久发放到村里的什么吴越报纸,上面说以后国家会帮农户们配置卡车和收割机,帮大家解放双手,科学种地,机械收割,实现低投入高产出的耕种生活。
省下来的时间精力做什么呢,自然是好好发展他们的制造业啊。
大家以前觉得这是个神话,祖祖辈辈都这样种了几十辈子的地了,何曾听说过这些?可现在突然有人福至心灵地联想上了:“既然锤墨可以用机器,是不是种地也可以?”
什么叫解放双手,这就是了。
想通了的固执老匠人们这个弯拐得又快又麻溜,简直都要空中漂移了。林桑看到有人擦着自己黑乎乎的手,裂开同样黝黑的脸庞笑起来。
“这下好了,我本来就想让小孙孙继承我这老手艺,可这手艺别的都好,就是长年整个人黑乎乎的,就怕以后说媳妇时姑娘家嫌弃。”
这话引起的共鸣就太多了,马上有人附和。
“可不是,我当年做这行,就差点说不上媳妇。好不容易有媒人作保帮我说了一户,人家父母嫌我看着不清爽差点没答应。”老人说起来还直乐,“后来还是我那老伴当年心眼子好,看我实在可怜,还是嫁了过来,哈哈——”
“还是肚子里有墨水的厉害,有了小东家的机器,以后不愁找不着孙媳妇,啊哈哈——”
百姓就是这样淳朴而知足,小东在老人们一声声赞美里逐渐迷失自我:“我回头再给大家设计一个制烟机,阿爷们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不不不,这哪能行呢,烧烟可是大学问,机器哪里懂这些……”
锤揉的活也就算了,现在练精华步骤都要颠覆,小东话没说完再次将大家吓麻了。
看儿子被老匠们撵着满场跑,林桑在一旁也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