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不是说古人成婚都早吗,好多没等弱冠之年,娃都满地跑了。
赵文化看起来也不年轻了,怎么王府连个女主人都没有,怪不得他说就自己一个主子。
说到私事,赵文化反而难以启齿,一挥手带过:“不要在意这些小事,还是说说你的基金会吧。”
来的路上其实林桑都考虑好了:“我问过了,叶家两位姑娘都会女红纺织,我打算在开封找个地方,办一个纺织坊。”
对她来说这个最没有难度,直接复制东山纺织,设备和技术都是现成的,元老级员工就是叶家两位死心塌地的姑娘。
赵文化眼前一亮,这个法子好啊,让姐俩有个营生,呆在他这里只是权宜之计,不是一辈子的避风港。
对方虽然不是本国人,但宋国并不是没有外国人投资的先例。
他越想越觉得这点子绝了:“叶家姐妹有了活计,不必依靠家里,看谁脸色吃饭,这比勉强嫁到刘家,或是留在娘家都强。”
别看他五大三粗,可是也看出来了,这姑娘婆家不喜欢,娘家不待见。至于方子就更可怜,听说是个孤儿,是因为有几分姿色,人贩子奇货可居,一路被卖到徐府的。
所以林桑的立意比赵文化想得要高,她不仅想在开封办厂,还想为这个时代的女同胞们做些什么。
“等姑娘们立稳脚跟了,我还想成立一个妇女基金会,以后工坊的利润每年将拿出一部分作为基金。当然,第一桶金就是那四百两,加七百二十两,你看怎么样?”
赵文化咋舌,这妇人说她是吴越商人,他再没怀疑了。
除了商人,谁像她这样斤斤计较,只入不出?
不管对方在吴越生意做得有多成功,那毕竟是边陲小国。这里可是汴京啊,眼下九州最繁华的地方,就凭她轻松几句话,就赢得了官府特批的经营权,还要成立妇联。
说白了既赚钱又赢了人心,世上还有更划算的买卖吗?
而且就连本该罚入府衙的银钱她也要算计回去,她还能美其名曰。
“反正充为公款也是为百姓服务,我成立妇联不正是为了普罗大众,何必一进一出这么麻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后女子再被人迫害就有了庇护,这也是在为朝廷解决问题。”
不得不说,这些话说到赵文化心坎里去了。
跟赵三爷的面子工程不一样,赵文化当这个代府尹,是真心想为他二哥分忧,为百姓做点实事的。
他知道二哥很从前的国君不一样,不仅不抑商,反而还要重商。
林桑见他意动,又下了一句猛料:“我的工坊会以女员工为主,别小看女子,她们不应该被禁锢在后宅,一样可以走出来,为自己,为国家创造价值。”
妇女能顶半边天,关在后宅相夫教子纯属浪费资源,别看汴京从前朝传到现在,面子上繁华无比,但连年战争,人口骤减,不论哪个国家都是极度缺乏生产力的。
现在可好,男子照样去参军,去种地,保家卫国,创造财富。
而那些走投无路的女子不再没有生路,只要思想觉醒,她们完全可以自愿走出后宅,走到跟男子同等的位置,改变自己命运,同时为国家创收。
既为国库增产,也解决了一部分不安定因素,当然这个过程最为获利的还是东家自己。
能够通过共同盈利将对方绑在自己这条大船上,赵文化觉得值。
这个提议三方共赢,谁听了不心动?他觉得自己已经顶不住了。
但他还在犹疑,四王爷也不是吃素的,他正想着提些什么条款为难一下人家时,林桑又下了一剂猛药。
“如何?只要你答应我这两点,我就向你们长期提供燧发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