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英雄折腰,无数无辜生命要被涂炭,她是哭着写完这一段的。
但这些都不能往外撂,林桑只好现找了个理由。
“因为接下来都是大场面,戏台就这么大,不改成布袋戏根本排不下啊。”
这也是事实,赵家父子几个一听立即不说话了。
舞台上很快传来画外音。
“一年后,完颜宗望带着他的金军再一次打向并州——”
“之前我说什么来着,并州同州这三城一割让,金人南下汴京就跟逛自家花园一样惬意。”
钱惟浚还没喊完,被钱南一把捂住。
“嘘,别说话。”
这正是要紧时候,金军来犯,并州斥候再一次屁滚尿流上报自家大将军。
这次换防的大将是沙场名宿王禀。
“慌什么!”
他的语气愤懑凌厉,但却透着坚毅。
王禀将军一边安排手下给朝廷报信,一边下令将士们加强城防。
“这次不管北边的蛮子又出什么花招,大家一定给我守好城墙,一个金贼都不能放进来!”
吓破胆的斥候被人抬下去了,铁塔一样的王将军还立在风中。
这会金人相隔还远,向北望去关山迢迢,看起来一切如常。
但王禀知道迟早有这样一仗。
“朝廷一定会派军增援的。”王禀将目光转向汴京。
他不止一次上表朝廷,痛陈并州对大颂有多要紧。
这次金人来势汹汹,他再次发出塘报,相信不日就能收到朝廷回复。
虽然是布袋戏,但场面相当震撼,金人的马蹄声一阵阵拉近,台下连大气都不敢喘,一个个捏紧拳头,为戏里人的命运担忧。
其中阿斗的拳头攥得最紧。
“朝廷一定会派军增援吧。”
他的想法跟王将军完全一样。
“没有十六州,大颂本就无险可据。如果并州再失守,金人就会从汾河谷地一路向南,进而控制潼关。”
大颂的地形跟他们宋国一模一样,一张张行军图简直刻在他脑子里。
阿斗知道这次作战有多凶险,戏台上的王将军知道,朝廷上下也一定明白吧?
台下所有人都跟城楼上的王将军一样,伸长脖子等朝廷援军。
但龙椅上的赵桓呢,一看到并州发来的塘报就心烦。
“这个王禀,一定又向朝廷要兵要粮了。”他不用看都知道内容,“每次都是那些老掉牙的话。”
陛下既这样说,臣下自然是要分忧的。
宰相唐恪立即凑上前。
“既这样,陛下别费那个神,就让微臣代劳。”
赵桓巴不得一声,立即将手头活计丢给他。
这位唐侍郎在去年金人退兵后,因为排挤朝中的主战派有功,如今已经升了官做宰相。
唐宰相迅速扫了一遍手中塘报,向赵桓笑了笑。
“果然就如陛下所言,塘报中无非就是那些旧事重提。陛下都说了割让并州给金人,王禀执意不领命,那就是拥兵自重,是抗旨不尊。”
那就没有阅览的必要了,赵桓撇开脸,眼不见心不烦。
但到底是朝廷大将,也不能真的完全不搭理人家。
赵桓想了想,还是安排人给王禀回信。
“就说我的话,去年女真退兵时我们已经说好,连并州在内的三城已经割让给金国。实在守不住就算了,没得为了这个又跟金人闹掰。”
他泱泱大颂,要让这批刚出山林的新邻居看看,他们说话是重信守诺的。
耿南仲听了立即歌功颂德。
“陛下英明,可不就是陛下这个话,我们天朝上国,总得给那帮蛮子立一个标杆,叫他们也懂一诺千金的意思。”
这个说法简直振聋发聩,主和派越发将自己也说服了。
下了朝几个人一合计,立即统一好意见。
“陛下还说给王禀回奏,回什么奏啊,那老小子比当年的李纲钟师道还不服管教呢,别搭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