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尊大人,那学生便告辞了。”
说完,人就摇摇晃晃的站起来要往外走。
其他几个同屋的秀才看了,都气恼道:“人没人样,一个秀才公,居然和街边的混子一个样了。”
“实在有辱了吾等读书人的名声。”
李秀才也不知听没听到,完全不理他们说的话,只兀自往外走。
张县令头疼的对旁边的随从说:“去送一下李秀才回府。”
这随从得令,赶紧跑过去,要扶李秀才。
李秀才一把挥开。
“扶什么?”
“我、嗝~又没醉!”
说完,自己继续摇摇晃晃的往外走。
张县令想了想,又喊来一个人,对着他耳语了几句。
这人点了点头,小跑着下了楼。
众人把眼光收回。
一个学生略带嘲讽的说道:“怪不得这苏策明明满身才华,却成了个人人嫌弃的混子。”
“原来是蹭了李秀才的课。”
“这声名狼藉的秀才公,带出来的混子弟子,也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旁边的人赶紧戳了戳他。
他也噤了声,只是那眼带着的嘲讽之意,是个人都能看出来。
满屋子的儒生,却没一个李秀才的学生。
自然没有人会给他说话了。
而旁边听到的秀才公们,听了这学生议论秀才的话,也没有出声呵斥。
苏木华听了之后,嘴巴努了努,不再说话。
他是农家人,没有靠山。
不像这些公子哥一样,家大业大。
就算是一个声名狼藉的秀才公,也不是他们这些人能议论的。
醉轩楼外。
大掌柜接过旁边伙计递过来的花灯,正要递给苏策。
那边突然小跑过来一个人,在他耳边耳语了几句。
苏策看着他们,眉毛微挑。
这奖,还没这么好领啊?
台下的众人,也好奇的看着。
这其,莫非还有什么变故不成?
大掌柜听后,往醉轩楼的方向看了看,然后点了点头。
对着疑惑的苏策和众人说:“此灯谜,乃是县尊大人亲自出的。”
“大人方才传话说了,苏公子要拿走彩头可以。”
“但是请苏公子留下一首诗。”
“今日是秋夜,就请苏公子以秋为题,写一首诗吧。”
苏策也看向了张县令的方向。
看到他正站在二楼的栏杆处,崔老与其他人,都站在他的旁边。
所有人,都饶有兴致的看着自己。
苏策收回目光,看着旁边的彩头。
这花灯有县令的题词,也不知道能不能拿去卖了?
不过就算卖不了,这五十两银子也挺香的。
苏策爽快道:“可以。”
走到方才写下谜底的桌前,苏策想了想。
提笔写下一首自己曾经练过的诗。
“横笛何人夜倚楼,小庭月色正秋。凉风吹堕双桐影,遍地碧阴如水流。”
写完,自己还满意的点了点头。
“吴四才子之一的诗......对不住了,借来用用。”
拿起这纸张,递给大掌柜。
大掌柜拿过后,也不读。
粗粗看了一遍,才笑眯眯的说道:“诗既然留了,那便恭喜苏公子连元。”
“得到本次花灯会的彩头了。”
苏策接过自己得到的奖励,手提着这整个城里最好的花灯。
在众人的喝彩和注视下,苏策直接从台上跳了下来。
直直的走向那个,站在人群前面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