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并不强求什么花岗石等石材,而是就地取材,根据实地情况来修筑,没有问题。
按照平海县县城三面环山、南面临海的情况,将土城墙修筑到连接西侧和东侧的山脉,不留下什么空隙,同样非常正确。
在土城墙上和平海县县城墙上,根据方位放置火炮、设置炮城和大型炮台,而在炮台中、山脉中设置兵营和了望台,也没有问题。
总体而言,这些防御工事的修筑确实是按照了实际所需,没有什么异想天开的操作。
接下来的行动的话……提升驻军人数,有理有据,人数多点总是可以占一点优势的;修复并且制造新的舰船,招募水师,依旧正确。
他一一看完,一一点头,点完头后,却是叹息了一声:“所以,虽然这个裕舒属于是强硬的主战派,且并不害怕莺莺国舰队、也能通过雷霆手段提振士气、凝聚共识……可他还是没有设置什么能够应对莺莺国军队可能的登陆的军队或者设施?”
李世民已经能够知道,接下来海中洲、平海县这一带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了。
这实在是太简单了。
——虽然像是静安、伊农那样,知道了一些莺莺国舰队的实际力量,看出了己方与对方的种种差距之后,就彻底变成了和谈派,基本上并不打算、也不敢与对方作战,是非常错误的,那是自己丧失掉了心气;
——但是,像是裕舒这样,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并不为莺莺国舰队曾经的胜利而感到畏怯,依旧敢于与对方作战,并且愿意与对方作战,且能够付出实际行动;但是,却不能真实地认识到莺莺国军队的作战方式和作战能力……同样也不是一件好事儿啊!
他感叹道:“这两种怎么就不能互相融合融合呢?”
大家融合一下、沟通一下,相互学习学习,前面的那一种,学习学习后一种的坚决和勇气,学习一下后一种的作战胆魄和自信;后面的那一种,学习学习一下前一种对于敌人的认知和判断,再不济,就算看不上前面那种人,但是也不能就不从对方那里获取情报啊!
获取情报才是真实的,后一种应当更多地从前一种那里获得有用信息才是。
房玄龄等人同样叹息。
不过,这两方势同水火、拒绝认同彼此的观点和做法也实属正常。
毕竟,两方都觉得自己才是对的,对方都是傻子/叛徒,怎么可能会认同对方的一些观点或者信息?
——不是说没有人能够意识到敌对立场的人的优势和可用之处,但是这绝对不是这些大臣们能够做到的。
事实上,即使有大臣真的能够或多或少地意识到,他也不能因此就表示对另一方的理解……站队啊,站队怎么能够搞什么中立呢?
能这么做的,最适合这么做的,应该是皇帝。但是皇帝自己压根不是那种能够搞中立的人,他一直都是要旗帜鲜明地赞同一方,唾弃另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