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十年代了,很多东西都发生了变化。
比如电影《大西洋底来的人》的上映,也让“麦克?哈里斯”的大名火遍了全国。
据说某单位评选先进典型,居然有一张选票上,写上了“麦克?哈里斯”的名字!
在游泳池里,更是悄然多了一种新的泳姿,美其名曰:麦克式。
不知道您各位还记不记得这种魔性的,游着游着就在游泳池里撅屁股乱翻的经典泳姿……
麦克的火还不光在游泳池里,他还带火了另一项运动,那就是飞盘。
没错,就是后来咱们大家在公园里,朝远处甩出去一个飞盘,然后一条狗就迅捷无比的追上去,跳的高高的然后一口叼住,那个飞盘。
一时间,公园里竟然全都是穿着喇叭裤玩飞盘的小青年。
胖子某次带着徐江遛弯,结果不知道是哪个没长眼的居然扔飞盘想要吓徐江。
没成想,璇转过来的飞盘居然被徐江一口咬在了嘴里。然后摇着尾巴、吐着舌头放在了胖子的脚下,自己朝着远处跑去,那意思就差在脸上发弹幕说“扔过来、扔过来”了!
一帮小青年看的“木凳狗呆”,然后纷纷看向对方,感觉对方的脸怎么忽然变成了一张狗脸??
据说从那以后,这帮人到老了也没再碰过飞盘……
时代的变化可远不止这些。
改开后的第一代青年偶像也在这一年诞生。后世耳熟能详的邓丽君、刘文正、罗大佑从此登上了舞台。
正所谓男听邓丽君、女听刘文正——“歌星”也成了年轻人嘴里最新、最时髦的词儿。
邓丽君成了男同胞们的梦中情人。她那情意缠绵、柔情万缕的歌喉,总是让人情不自禁。
许大茂就迷的厉害。花高价买了磁带,成天在家里听。
后来傻柱也来凑热闹,再后来嘿,奔雷虎、于骞、阎解成、李贤英等等这都成了邓丽君的忠实fans。
阎埠贵又在那儿穷犯酸:“这都是靡靡之音。”
可是自打1977年以后,谁还搭理他啊?给面子叫他一声“三大爷”,不给面,他就是院里头一大爷。
这些男同胞里头,唯独胖子不怎么感冒。
陈燕好奇的问他:“小弟,怎么你不喜欢听邓丽君的歌么?”
胖子摇头:“不是不喜欢,而是流行歌听得太多了,也太杂了,所以审美疲劳了。”
审美疲劳?又是一个没听过的新词儿。
那可不,胖子他们这一代人可以说是见证了咱们流行音乐的发展与变革。
从最开始的摇滚,什么唐朝、黑豹、Beyond;
再到后来的情歌,《吻别》、《忘情水》;
再再后来,都已经不满足于内地了。国外的,迈克儿,麦当娜,披头士,席琳迪翁……
小当就好奇的问胖子:“胖叔,那你有最喜欢的歌星吗?”
胖子不假思索:“有呀,不过相比于歌星这个说法,我更倾向于称呼她为音乐创作人,她就是中岛美雪。”
中岛美雪?这人是谁呀,怎么听都没听过,小当直挠头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