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知道了。”女孩点了点头。
过了好一会儿,有宫女来传消息,“郡主殿下,娘娘有令,下午便要回京了,请郡主殿下好生准备呢!”
“知道了……谢过姑娘!”阿绿在里头回应着。
“奴婢不打扰了。”
———————————————————————————
弘愍帝大业十四年三月一日,长安。
姜阳到了长安,一路驾马,终于回到了姜府。
平匪之事后不过一日,他还没来得及歇息休养,祖母就召他俩回来,说是有要紧的事要同他讲。
“三公子,五公子。”
他点了点头,把马交给了门前的小厮,和姜玄霸一起竟直入了内宅,所过之处,仆从们纷纷给他们行礼。
“三公子,五公子。”
两人终于进了一间较小的佛堂,一个老妇人正在那里念经,他们不敢打搅,便一齐跪在门旁的蒲团上。
过了片刻,老妇人似乎是念完了经,这才开口问道:“是三小子和五小子回来了么?”
“是!”两人毕恭毕敬,“孙儿给祖母请安。”
“好!”老妇人站起身来,回头一看,两人与去时也没有什么变化,这让她放了些心。
她让两人起了身,说道:“家里遭贼匪的事,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做得很好,没有丢祖宗的脸,不枉我教导你们一通。”
“孙儿谨记祖母的教诲。”原本无法无天的姜阳此时乖得像是温顺的小猫。
“五小子,奶奶在后堂给你办了饭了,不过今日是佛诞,就不要想着吃肉了,都是些斋菜,你先去吧,让你二哥哥陪我说会儿话。”
“哦!”姜玄霸嘴上答应着,然后朝姜阳递了一个“自求多福”的表情,逃也似的出了堂门了。
姜阳不由得腹诽一句“这个没良心的”。
不过和他想象的不一样,老妇人并没有训斥他,只是询问了些事情的经过。
“嗯,临危不惧,有些你曾祖当年的风范了。”他倒得了句夸赞。
“比你父亲是强多了!”
姜阳听了心里美滋滋的,问道:“祖母,父亲他们,不在府里么?”
“早就不在了,”老妇人语带不满,“你去乡下不久,他就搬出去另住了,说是与同僚交往方便些,孩子们也去了,媳妇也去了,就把我这个娘丢在这了,倒像我不是一家人了似的。”
“人老狗都嫌,”老妇人自嘲道,“我是没人在意啰!”
“孙儿不会,孙儿愿意一辈子和祖奶奶住一起。”
“你这浑小子,倒是嘴甜!”她摸了摸姜阳的脸,“和你这个没良心的父亲确实不一样。”
“不过你也大了,已经十五,马上就要加冠[1]了,加完冠,祖母就得给你张罗婚事了,哪能和我这个老婆子过一辈子呢?”她又问道,“怎么样?之前祖母也带你见了京城里不少人家的姑娘了,有没有中意的?合适的话,祖母就要上门给你说亲了,现在京城里端庄知礼的姑娘可是抢手得紧,咱可得早点下手呢!”
“祖母,孙儿……”姜阳本来想说“没有”的,但是话到嘴边,突然脑海里浮现了一张清丽的俏脸,他又说不出口了。
“大了……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是不是?”老妇人看他一脸的为难神色,打趣道,“祖母也是过来人,你要是有什么想法,可得尽快和我说,不然去晚了,你可没地哭了。”
“是……”姜阳又有些害臊了。
祖孙俩人又说了会话,不一会儿,有小厮来传消息。
“老夫人,大老爷回来了,要见三公子呢!”
“去吧去吧……“老妇人招呼他,“你父亲也有好些日子没见你了。”
姜阳点了点头,躬身行了一礼,走出去了。
[1] 故事里加冠为十五岁(实岁),与现实中不同,敬请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