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总有那么六七天不想上班”。
假期刚过,这是很多人的感慨。
你是否有类似的经历?
每当一个小长假结束的时候,就会产生比较强烈的“不想上班”的念头。
人在公司坐,魂在床上躺。
面对工作,浑浑噩噩,忙碌一整天也找不到正常的状态。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呢?
-01
“星期一效应”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星期一效应”,也被称之为“月曜效应”。
意思是:
假期的休息,影响了一个人正常的生活节奏和工作秩序,导致人的意志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精神出现疲惫和焦虑的变化。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第一:没有从松弛的假期中走出来
就比如你前一天晚上喝醉了酒,第二天早晨依旧会感到头痛,胃里不舒服。
这种“宿醉”的感觉,就是假期结束后上班的人的状态。
换句话说:
在一个阶段高强度的工作之后,你开始了休息;但是,假期并没有让你休息过来,没有让你恢复元气。
当你的精神还没有完全缓过来,你就进入了新的高强度工作中,这就会让你感到不适。
第二:心理与生理上的抗拒
心理上抗拒:
人的情绪是多变的,意志力也会随着情绪的波动而产生变化。
比如说:假期休息的时候,你进行了很多放松的活动,这就让你的潜意识里产生了“愉悦感”。
而上班就打断了你的快乐,让潜意识与现实之间产生了冲突。
就像你正在做着美梦,结果家人忽然把你吵醒了,那一刻你很容易有“起床气”。
生理上抗拒:
有句话叫“心有余而力不足”。
即使你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我要好好工作,努力赚钱”。
但现实是,你生理上的疲劳感还没有完全消除,所以你依旧没有适应工作状态。
这个转变和适应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
-02
人的“职业倦怠”
每个人都会在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
有一份调查数据表明:
在上班族中,有超过40%的人表示自己常常会抗拒上班;
有32%的人表示,偶尔会产生不想上班的念头。
所以,你并不是一个人,还有很多人跟你一样,常常会对工作感到懈怠。
就像情绪会变得“丧”一样,我们对工作的态度也会出现变化。
这种职业倦怠,并不是涨工资能够完全弥补的。
职业倦怠,有哪些表现?
第一:对工作的心态转变
开始时,你对工作充满激情,即使再累也充满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