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楚湘驻跸江南的日子里,即便确实有倭寇上岸,但竟没有百姓因此受到伤害。
更缺德的是,每搞定一队倭寇,当场死了的都会把头颅割下来,悬在最近的州府城门口。
主要就是为了给百姓一个安心——你看,吴王殿下到江南来就是收拾倭寇的,你们尽管接着奏乐接着舞,倭寇进不来的。
次要则是为了吓唬各地士绅——来认领一下,这是不是你吃里扒外的对象?
当然了,每一场仗打下来,都是会有活口的。
活口,就大张旗鼓地押送杭州给楚湘。
就这个押送过程,甚至都还有胆大包天之辈觉得还能救一救然后去劫押送的队伍。
这就只能是送菜了。
吴王殿下还蔫儿坏,抓到人了还不自己审,就留给当地官员。
当地官员头发都要挠秃了——
你说不认真审吧,吴王殿下那边还捏着被抓的倭寇的呢,你这边要是糊弄过去了,吴王那边挖出真的料了,你是不是自打嘴巴。
你说认真审吧,见识了华亭县的士绅们都是怎么被封建主义的铁拳毒打的,其他士绅哪可能坐以待毙,知道了这事儿竟然不是吴王亲自审,那高低得想办法送点礼让当地官员想点办法呀。
那当地主官——尤其一大部分还是刚因为江南反腐然后换下来的,现在该如何面对才刚刚打好关系的本地土豪?
大多数官员,很快就能想清楚这个问题的答案,即便没想清楚,幕僚也会暗示一下——东翁你看看人家刘大人啊!
什么叫满分答卷啊!
问题就是,有些考试即便答案就是摆在那里,也不是所有人都有那个胆气抄一抄的。
纠结。
国家强盛还是有好处的,就是再犹豫不决的官员,想一想江南当地造反的可能性,还是果断选择了保自己这份工作。
接下来倒霉的就是真能派人去救倭寇的富户了。
处理模版都是现成的,吴王是怎么收拾华亭县士绅的,你就怎么处置自己辖区内的呗。
对了,记得所涉家族的贞节牌坊拆了哟:)
虽然朝廷上对吴王拆牌坊这个事儿反对的主要是说子孙犯事儿不及祖先,吴王的反驳则是宗祠都拆得牌坊岂拆不得,正方反方的辩手打得不可开交,但实际情况说的跟谁心里没数一样,吴王绝对是因为她是女人,她听那些贞洁烈妇的故事听起鸡皮疙瘩了,所以才巴巴地提贞节牌坊的事儿罢了。
倘若大家还在中央为官,肯定是得仗义执言好好和吴王辩一辩这贞节牌坊到底该不该拆的,但既然都做地方官了,还在吴越之地做地方官,知不知道是龙得盘着是虎得卧着呀。
江南拆贞节牌坊,一时成风。
读书人骂上天了。
礼崩乐坏!国将不国!倘若都不鼓励女子贞节了,那男子是不是也可以不忠孝?
这个事情,楚湘始终的回应都是一个:“谁不鼓励女子贞洁了?江南是不鼓励女子贞节才拆的贞节牌坊么?想清楚了再说话!要想不忠不孝直接支持倭寇践踏百姓你就直说!”
而徐影没有回应,就连无双也没有,倒是在华亭县风波里没有被断绝仕途的苏婉昭走程序写了封文采斐然的奏章,核心论点是,忠孝节义,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