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南宋一年粮税五百万石左右,而张俊仅仅在两浙的杭州、湖州、常州等地的田庄一年租子便高达一百万石。
张俊因为多次向宋高宗捐献米粮钱财,深得宋高宗喜爱,最后得了个配享太庙的待遇。就是把张俊的牌位放在宋高宗的旁边,一起供奉在太庙之中。
虽然张俊得到了身为臣子的终极待遇,可后来因为牵扯到风波亭的事情,岳飞一被平反,这张家的名声便臭了。从此之后张家便过得小心翼翼,只做田家翁不再谋求仕途了。
蒙鞑来时,张家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无人在意的张家不知道分散躲藏去了何处,虽是大部分死于战祸之中,可终究还是活下来了不少。
若不是这次赵昰出卖报国券,无人还会想起这曾经富可敌国的张家。
张家此次肯定是想要借着机会重新站上这新朝的舞台,进入临安之时的阵仗不可不谓庞大。一百多个族人,抬着高宗赐予的匾额,赶着四百多辆牛马大车从于潜附近的天目山中走了出来。
张家用于购买报国券的钱币,既不是铜钱也不说金银币,而是张家独有的‘没奈何’。
没奈何这个典故也是出自张俊之手,张俊除了在国内做买卖,还派出船队下南洋做生意。这赚来的钱实在是太多了,又怕有人来偷,便把银子全部融化铸成大球。
每个银球重一千两,也就是三十七点五公斤一个。银球浑圆且沉重异常,加之又无个把手,贼人就算偷了去,双手捧着也走不出院墙。
故此名曰‘没奈何’。
当一个个‘没奈何’被从车上的木箱中取出,喧闹的御街顿时鸦雀无声。
此时的南宋已经有了西瓜,可这西瓜般大的银瓜却是谁都没见过,张家携巨款到来之事,顿时惊动了整个临安城。
刚准备让人去城中张贴北伐诏令的赵昰望着前来禀报的内侍目瞪口呆,陆秀夫、王应麟等一干重臣纷纷呆立当场。
“快去传令,禁止张家购买报国券。”谢枋得第一个跳出来对着内侍叫道。
“回谢尚书,那些个‘没奈何’已经收入了户部的库房,张家此刻可能已经出城了。”
“啊!为何不早报!”
“这可如何是好?”陆秀夫也着急了,“这张家我还以为早就泯灭了,恁地还会有如此许多钱财。”
“是啊,五百万两啊!那就是搬来了五千个‘没奈何’。”
赵昰还没有缓过神来,他连‘没奈何’都未曾听说过,此刻目光有些呆滞的他望着谢枋得问道:“这张家为何如此有钱?这蒙鞑来了怎地未曾搜刮了去?”
“回官家。这循王张俊乃是当时天下第一首富,那大食人蒲寿庚和他比起来怕是溪水比之江河。要知道张俊两个儿子,只要朝廷有些事由便都捐款十万贯起,财帛米粮更是无算。当年高宗去他家吃饭,便是随从护卫都分发了两万贯。天下之富无出其右!”
“啊?随从护卫都给了两万贯?”张俊的富有赵昰无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