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后斜倚在黄花梨雕花床上,身旁一张小方桌上摆着一碗什锦干果粥。
过了良久,她用勺轻轻划一下,勺子悬在青花碗上没有入口。
“太后娘娘,两位侯爷已经离京了!”马修行色匆匆一进门就扑通跪地低声道。
“离开京城,离开了也好,命保住了。”张太后喃喃说了一句,下意识地将手中勺子落下。
“咚”
银器与木头碰撞的声音,让暖阁内的众人都不由心头一颤。
“太后娘娘!”众人齐声跪地,头也就低了下去。
“都起来吧,哀家的心头的一块石头落地了。”
她的神情还有些恍惚,似乎是回忆起了往昔在张府的时光。
血浓于水,亲情最是割舍不下,无论如何他们的身上都流着相同的血。
可,天家无情!
走上高位的人,注定要面对孤独。
张太后把心一横,将心底最后一丝牵挂也给抹去,她绝对无法容忍有人破坏大明江山,哪怕是他的亲弟弟。
“这两人,以后都不许再提”她缓声道:“从今往后,陛下的旨意就是哀家的意思,一切以圣意为先。”
她看了一眼地上的马修,敲打道:“陛下才是这天下的主人,希望尔等好自为之。”
“翠姑,替哀家请蒋太后,说有要事相商。”
她随即摆了摆手,众人会意立刻走了出去。
马修从进来到出去一直低着头,脸上的神色阴晴变化不定。
他的心中有一股浓浓的不甘,但奈何小人物的命运,终究只能任由大人物摆布。
原本太后和皇帝斗法,他就有机会能够向上爬,甚至登临高位。
可惜,时也命也。
马修脸上又恢复了热情的笑容,他按捺住内心的欲望,开始盘算如何拉近和陛下之间的关系。
张太后坐直了身子,心中也开始了计划。
皇帝给了她一个台阶,饶了张氏兄弟一命。
最重要的是,她和皇帝在对待前两任皇帝的态度上达成了一致。
张太后没有什么强大的野望,只想守好丈夫和儿子留下的东西。
但她也绝非软弱可欺之人,能成为这大明最尊贵的女子她靠的可不只有皇帝的宠爱。
又想起前几日命妇请安,言语间对陛下新礼颇有微词,张太后的眼神又凌厉了几分。
她并不清楚新礼到底意味着什么,但她能敏锐地感觉到,这背后汹涌的权力斗争。
正在他思索之际,蒋太后便来到了清宁宫。
蒋太后的衣着庄重但又不失简朴,相较于华贵的宫服还多了几分干练。
她本就是将门之女,虽然贵为王妃多年相夫教子,骨子里的性格依旧没有改变。
“姐姐”蒋太后跨门便笑道。
张太后闻声也就迎了过去,浅笑着将她扶到了床的一侧。
“不知姐姐今日唤我有何要事?”
张太后也不遮掩,开门见山将心中忧虑说了出来。
“熜儿初登大宝年龄尚幼,内阁群臣又精明能干,如今又骤然提出新政改革,哀家害怕大明出现危机他威望受损。”
张太后声音恳切,语气中没有对皇帝的不信任,反而是一种对自家子侄的忧心。
蒋太后回以一笑,“熜儿的本事哀家最清楚,他敢搭这么大的戏台,就有把握唱好这出大戏。”
蒋太后的身子略微凑过来了一些,轻声道:“即使熜儿思虑有所不周,不还有我们在后面嘛。”
张太后听着就笑出了声,额头上的愁绪也散去了几分。
他转而问道:“熜儿虽舞勺之年但贵为天子,中宫不可空缺太久,是该寻觅良家女子的时候了。”
“不急……”
蒋太后脸上浮现一丝古怪的神色,但一闪而过。
“朝政大局为重,如今要紧的是礼争,这些事情往后压一压也可以。”
张太后有些不解,为什么蒋太后对于朱厚熜的子嗣不着急。
又一想到自己,儿子连个念想都没有给她留下,心中又多出了一股淡淡的遗憾。
“姐姐,哀家觉得应该全力支持陛下,礼争只能胜不能败!”
蒋太后神情一正,语气中多出了几分肃杀的味道。
“对!”张太后立刻应道。
二人对视一眼,目光在空中交错,后宫彻底稳定了下来。
辞别张太后,蒋太后便来到御花园中观赏风景。
想起张太后之前所说,脚下的步子都不由急了几分。
“熜儿,娘打心底里不希望你是什么天命之人,皇家又如何,也只能在命运中随波逐流。”
蒋太后在湖畔的石桥上凭栏远眺,心中怅惋。
早在他怀孕之时,便有一个身着破烂的大肚道人前来拜访。
言说他腹中的孩子贵不可言,乃是仙真下凡,紫薇降世。
她当时也只当做一桩笑谈,给老道士舍了一顿饭,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仙人临凡不与俗同”
“道长可解释得仔细些?”
“唉,王妃腹中的孩子注定不会在此世留下孩子!”
“……”蒋太后强颜一笑,到底没有恶言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