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睿来接亲的那日,天光晴好,带着些初秋的清爽。
宋家大门口挂起两盏红灯笼,小院里灰瓦白墙绿枝,雕花门窗上点缀着剪成各色吉祥如意图案的贴红,数只麻雀儿躲在绿树荫里叽叽喳喳叫的热闹。
宋姝秀发披散,睡眼惺忪的坐在妆台前,由着全福人替自己绞面、梳头、上妆。
全福人是宋大姑的好友杜大娘子,她儿女双全,公婆健在,家里种着百亩好棉,每年采摘后几乎都送到宋大姑的布坊里织染。
前些年棉花从边疆传回内地,还是新鲜玩意,大部分人不懂怎么伺弄,收获较低。
杜大娘子的婆家祖父早年间曾去西北边疆谋生,向当地人学过种植、管理棉花,没想到回到中原后派上了用场,靠着这门手艺发了家。
可惜因着温塘县的地势原因,不得大量种植。但物以稀为贵,棉布虽不如丝绸那般名贵,但比苎麻类做的衣裳软和密实,价格又低廉,极受百姓喜爱。
数年财富积攒,如今杜家算是本地数一数二的富户了。
是以,宋大姑便请了她来给宋姝当全福人。
宋大姑避忌自己守寡的身份,一直不肯进房来,只喊绿春端进来一碗鸡汤面喂宋姝吃干净,又硬塞两个煮熟的鸡子。
她隔着窗户嘱咐道:“早晨吃饱些,中午徐家人来了还有的热闹,众人都要看新娘子... ...等上了马车又得奔波一日夜,你更没空好生吃饭了。”
宋姝低声应了,抬头望向窗外宋大姑忙碌的身影,喉间不禁有些哽咽难言。
杜大娘子等宋姝吃完才开始绞面,绞完后仔细看看她,笑赞,“宋大姐成日夸她的侄女们,说各个秀丽貌美、手又巧。我先只当她吹牛,如今见到真人才信了。”
说着,拿块湿帕子往她脸上擦干净,才命梳头娘子涂面脂、香膏、香粉,又细细描了眉毛。
宋姝觉得脸上微微刺痛,轻咬嘴唇没说话。
倒是宋婷手捧着桂花油、各色钗环在旁边站着,插嘴道:“我大姑母说的没错,我们家大姐姐在平山县是数一数二的美人。自她及笄后,说媒的不知踩破了几道门槛。”
她这番话说的也不假,在闹出秦家婚事之前,给宋姝说亲的着实不少,是宋大通眼高看不上那等普通富户农家,一一拒了。
杜大娘子朝宋婷看了眼,心里有了数,笑问:“这是三姑娘吧?有这一把子水葱似的侄女们,宋大姐真是操心的命!等大姑娘出了门,又轮到给你说一门好亲。”
宋婷被她说中心事,伸手把桂花油递给梳头娘子,红了脸小声说:“我还小哩,一切都得听大姑母的安排。”
宋姝听了也不多言,只是抿嘴微笑。
除了自家人和宋大姑一家,别个尚且不知她是如何同徐文睿相识的,或许还以为是宋大姑牵线做媒呢。
宋婷这么想也不奇怪,靠着大姑母说亲,确实比她那对不靠谱的父母强些,但也得看祖父答不答应。
好在宋婷年纪尚幼,等两年再说亲也不晚。
现在,她只好奇自己涂了脂粉的模样看起来如何?
被梳头娘子下狠手涂了这些香粉,怕是已揉搓成一张面团般的大白脸。
她偏着头往铜镜里瞅,又被杜大娘子轻轻推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