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舜当着郑三公子和郑四公子的面,教训了一顿来告郑三公子的人,将其重打死四十板子,郑家两兄弟高兴得很,对程舜称谢不已。
程舜上轿子回到襄阳府衙门。
心想:差人去叫那刚才挨打的人,让他耐心等候开放告状的日期来到,再来告状。
然后,他就吩咐了书办,拟定了开放告状日,命令将告示在城内各个集中点进行张贴。
那些受到冤枉的百姓,有冤屈的,看到了公告,知道开放告状的具体日期,就在家认真准备状子,等候到了那个日子到衙门告状。
眼看着就到了告状开放日,程舜就命人去请郑氏兄弟。
门公将帖子送进去,上面写着:“启上二位公子:理刑程爷有贴请酒。”
兄弟俩接过来帖子看完,立即开始收拾打扮,吃饭不积极,还能在哪方面积极呢?于是积极地打扮完毕,就乘坐轿子出门。
还没走到一箭之地,四爷乘坐的轿子的轿杠突然“咔嚓”一声折断了,经过检查,发现左边的杠子断裂。
“三哥,我不能去了。”郑老四说道。
“四弟,程理刑邀请了我们兄弟两个,四弟咋就不去了呢?”郑三爷问道。
“三哥,我相信这是不祥之兆,轿子杠子一般不会折断,因为轿杠子一直比较结实,从来不会断裂的,今天突然无缘无故地折断一根,真的是不祥之兆。三哥就去吧,小弟我是万万去不得的。这是出门不吉利的表现了。如果程理刑程爷问起我为啥不去,就说小弟我偶染急症不便赴宴即可。”郑老四说道。
郑三爷也就不勉强,自己到刑厅衙门,门上向里通报,程爷叫开门迎接。
等郑三爷到了花厅,程爷和他分为宾主坐下。
郑三爷向程爷深深鞠躬,说道:“承蒙公祖见召,舍弟本来想要来亲自登门领教,无奈偶染了急症,实在走不了,辜负了公祖一片盛情,今天,反而要让公祖费心费力,实在不敢当,不敢当。”
“岂敢岂敢!粗茶淡饭,水酒薄情,怠慢休怪!请问三先生,令弟得了什么贵恙?”程爷问道。
“不过是偶感风寒,这两天天气忽冷忽热,不知道怎样穿衣裳,一不小心,就得了这个病。”郑三爷说道。
“那么,就要及时请医调理调理,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要慢慢治疗,才能彻底去除伤寒之气。”程爷说道。
“领教领教!慢慢会好的。多谢程爷赐教!”郑三爷说道。
不一会儿时间,酒席备齐,宾主分坐开来,然后开始饮酒享用美食。
那外边等着告状的人,等了好一会儿,还不见程爷升堂坐定,于是三三两两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看这样子今天是不升堂的了。”有人说道。
“不管升堂不升堂,不管收不收案子,我们都一起喊叫吧,说不定可以提醒提醒他呢。”
“对,很有道理,喊吧!”
他们一起就像浪潮一般,到了后堂,在那里高声喊叫起来,一时非常热闹,如同烧开的水一般咕咕直叫。
他们喊起来的声音乱七八糟的,但是经常出现的词就是“冤枉”,吓得管门的吓一大跳,难道说要造反不成?
管门的出来喝道:“你们这些百姓,闲来无事,到这里大呼小叫的干什么?”
“我们老百姓都是蒙冤受屈的,到处申冤告状没有结果,今天,遇到青天大老爷要开放告状,所以赶来告状。这有错吗?”众人说道。
“告状没错,但是告状要按照程序来走才是,要等老爷升堂之后才行,怎么到这里无理取闹呢?衙役们,将他们轰了出去,休要在这里撒泼撒野。”管门的说道。
衙役正在赶打,程舜听得传来吵闹声,他在花厅问左右道:“外边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这么热闹?”
“老爷,今天是开放告状日,因为老爷在这里吃饭用餐,没有出去坐堂审案,所以,百姓都在外面吵闹着要告状呢。”家人禀告道。
“哎呀,我忘了这档子事了,瞧我这记性,越来越差了。你出去,让那些老百姓都到花厅来投递状子。”程舜吩咐道。
衙役领命出去,然后带着众百姓进来,齐刷刷跪在花厅前面。
左右上前去,接了百姓交上来的状子。
程舜将状子一一展开,看上面写的内容。
这一看,状子里十张状子竟然都是告郑家的,和郑家族人有关,包括强占妻子、打死人命、强夺田地、拆毁房屋,总之都是一些无法无天的事。
程舜看了,对郑三爷说道:“三先生,麻烦你都来看看这些状子,咋都看不明白了,是不是看花了眼?还是写重了?滥用告状的权利?真是不好办呀!三先生的意见呢?是准还是不准呢?”
郑三爷不知道状子写的是啥,连忙接过来一看,不看就算了,一看吓了一大跳,倒吸一口冷气,也不敢吭声了。
程舜说道:“三先生,那襄阳的老百姓真的是刁钻古怪,十分可恶,难以管理,明明知道三爷在这里饮酒,诚心不想让三夜尽兴,反而破坏了雅兴,趁机作乱,故意过来控告府上。”
郑三爷一听,觉得这是鸿门宴了,连忙站起来,深深鞠了一躬,说道:“公祖大人,还求达人看在家父的薄面上,放过小的一马。”
“三先生这是为何?请坐,请坐!那状子上写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咋会有这么多类似的状子?难道都是出自一人之手不成?”程舜问道。
郑三爷不肯落座,又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不要管他是真的还是假的,请大人一概不准他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