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校尉。”
跟随云玖的一个轻骑营的士卒坐到他身边,抬眸瞥向他手中的信,他下意识的将信折叠好,又放回了怀中。
“你怎么知道朝廷一定会派兵救援丹城?”要知道当时那种情况之下,太守都已经做好了玉石俱焚的打算。
所有人都想着新帝登基,大魏积贫积弱完全不是和西夷正面冲突的好机会,朝廷必不会为了区区丹城,冒险而为。
再说秦州下辖九城,除了丹城外,其余八城都在西夷的掌控之下。因此即便失了丹城,也在意料之中。
云玖脑海中浮现萧姝言的身影,他了解太子,如今的皇帝萧策,更了解公主的脾性。
他想了想,“猜的。”
兵士对他更崇敬的几分,就凭着猜测,他就敢带领轻骑营冲出城去求救,真不简单。
本来丹城稳定之后,他想回京去见见公主,无奈西夷打了败仗,咽不下心头的恶气,接二连三的袭扰边城。
虽不是大规模的动作,可屡次三番,让人烦不胜烦。
丹城危机未除,云玖只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跟随太守戍卫丹城。
安州和睦州也不轻松,西夷虎视眈眈,他们只能日夜操练兵马,驻军屯田。
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除了边城接连不断的摩擦,京城亦是不平静。
先是入秋接连的大雨,造成京城附近州县水涝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朝廷一边赈济灾民,一边平定暴乱。
自然也有好消息,皇后生下一子,取名萧珩,一出生便被立为太子。
转眼成和二年,所有人都祈祷着新的一年,万事顺遂些,却不想开年第二日,京城就出现一起骇人听闻的灭门凶案。
被杀的是朝廷堂堂五品兵曹。
与此同时,西夷重整兵马再犯丹城。
京城,公主府。
近来边城形势危急,云玖每月一封的书信还是雷打不动的送到京城。
沈绣衣也时常会寄信给公主,大约说一些安州的趣事,还有关于宋大将军夫妇的轶闻,至于公主的几位表兄表姊妹,沈绣衣也会提起。
近来他提到更多的就是公主的那位二八年华的小表妹,信上说这表小姐跋扈刁蛮的很,总是缠着他,害的他惹不起也躲不起,求公主帮他想想法子。
又说什么云玖果然是有先见之明的,早早的跑去了丹城,先不说如今已是校尉,深得太守看重,眼看着就能升官做个偏将军了云云。
萧姝言捏着他的信,甚为头疼,还是秋棠看得透,她颇为“好心”的给公主出主意,“既然沈统领不想在安州待着,公主不妨给大将军去书一封,让他将人调走便是。”
于是萧姝言按照她说的意思给沈绣衣回了一封信,沈绣衣的回信很快回来了,再也不提表小姐刁蛮难缠的事了,反而说起安州形势不妙,他不能在关键时候离开大将军,颇为忠心。
“丹城还没有来信吗?”萧姝言冷不丁的问了一句。
秋棠摇头,她家公主便是收了信也很少回信,她都以为公主快忘了那位呢。
又是一年上元节,距离云玖离开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他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护卫,成了如今朝廷正六品的偏将军。
边城的战事你来我往一直持续到成和三年,这三年间,双方各有输赢,西夷想要东犯的脚步一直被死死的挡在丹城外。
皇上减轻赋税,发展农耕,修渠挖河,打压豪强侵占田地等等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大魏的百姓渐渐丰衣足食,富足起来。
起初那些皇帝昏庸,天降灾难的流言也渐渐消弭于无形。
只是他的许多举措,得罪了不少士族豪强,朝野上下人心有异。
成和四年三月,丹城守将派出三百骑兵绕到距离丹城最近的凉城正西方,抢夺了西夷官军押运的粮草,并且扮成西夷兵士的模样,借着送运粮草的名义,骗开西城门。
此刻埋伏已久的丹城驻军和凉城内的内应一起杀出,夺下了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