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自己制定的驿站革新内容之后,朱由校又开始检查起了其他的内容。
第二页纸张上,写的是各地卫所的军户制度的内容。
军户制度,是由朱元璋定下的,这种制度,看起来还好,士兵们战时打仗、闲时种地,可以减轻国家的负担。
但是一旦细究的话,就会发现,军户制是一条极不合理的制度。
尤其是到了后期,随着战事的减少,一代又一代的军户,只会种地,不会打仗,成为了农民一样的存在。
指望这样的一帮军户去打仗,那基本就是一个笑话。
因此,大明后期的士兵,基上都是招募而来,至于那些军户,则是沦为了军官盘剥的对象,那日子过得,有的还不如农民。
因此,朱由校也准备废除军户制,将那些军户释放出来,让他们过上寻常百姓的日子。
接下来的一条,就是关于大明的海禁制度。
海禁制度,有利有弊,好处就是可以减少大明漫长海岸线的海防压力,而坏处则是使大明彻底失去了获得海上霸权的可能。
关于明朝海禁的原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大明在海权与陆权之间,选择了后者。
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皇权与士大夫的联手抵制。
因为,一旦海禁解除,势必会导致资本主义的兴起,小农经济也会被冲击的粉碎。
所以,代表了小农经济的士大夫,尤其是那些暗中做着海商走私的士绅,是绝对不可能允许海权的开放。
不过,到了后期,明朝的海禁政策已经有所松动。
特别是在弘治年间,有广东军民擅自制造大船通番下海被抓。
本来这是一个必死的罪名,但当时的官府在判刑之时,却以造船与出海通番的头目不是同一人,而免除了那些人的死刑,最后发配广西充军。
这一判决结果,也得到了御史与皇帝的认同。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海禁已经没那么严格了。
尤其是到了嘉靖时期,沿海武备,因为国力的衰退和海防压力变小时,几近废弛,这也就导致了倭寇生乱,进而影响了大明的正常运转。
那时的海禁,已经形同虚设,沿海地区的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纷纷造船出海,获利甚大,而朝廷,却因为海禁,无法向那些人征收商税,导致错失了大量的收入。
而今,朱由校也刚好可以趁机放开海权,鼓励民间商人出海并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以此来增加朝廷税收的同时,也好使大明在这大航海时期,占的一席之地。
看完解除海禁的内容之后,朱由校也拿起了最后一页纸张。
纸张上面,写的内容,是他最在意、也是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关于士绅免税制度。
关于士绅免税这个制度,但凡对历史有点儿了解的,都明白其中的巨大隐患。
但是想要取消这一制度,却是千难万难,到时候全天下的士绅,都会站到朱由校的对立面。
当然,朱由校也没想着一次就能做成这件事,他之所以写出来,就是想试探一下百官的反应而已。
将所有纸张的内容看完之后,朱由校随即看向殿门口。
“来人!!”
一名小官宦闻声走了进来:“皇爷有何吩咐?”
朱由校沉声道:“去,把黄立极、姚宗文、崔呈秀、魏广微找来,要保密,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是,皇爷!”
小宦官恭声应是,而后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等到亥时,换了一身常服的黄立极、崔呈秀与魏广微四人,便跟在小官宦身后,来到了乾清宫。
刚一进殿,四人便齐刷刷的跪了下去:“拜见陛下,万岁,万万岁!”
案牍后的朱由校摆了摆手:“都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