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张莫这个晚生后辈,却又贴心备至地送他唐装时,就只能是喜上加喜了!
呀,这样的小辈,真讨人喜欢!
城市里的车永春,返工后仍旧焦头烂额。
他并不是那种“天之骄子”。
读书的时候不是,工作之后亦不是。
他从来没有在任何一个时段中有过“翘楚”的骄傲,他这一辈子,都在攀爬,奔跑——
跌倒时,不敢告诉时时刻刻都在挂牵着自己的母亲。
更不会告诉那个,除了抽烟,对他不闻不问的父亲——
这个城市里,万家的灯火,好像每一盏都因为他而亮起,却从头到尾没有一盏灯火,真的属于他。
他回到出租屋,整理从老家带回的物品。
那是母亲,用月饼盒装着的珍而视之的一盒子的宝物。
从早就布满霉印的结婚证,再到小小一本的出生证、再到他的小学毕业证,毕业合照……
每一样,都被母亲,妥善的存储着。
在一张写有“拍摄于1991”的有霉印的全家福,妈妈坐着抱着小永春,爸爸立在母子身边,手搭在妈妈的肩膀上,一家人笑得幸福又自然。
照片背面,有来自于母亲的笨拙的笔迹,上面写着:
希望我们一家人,幸福快乐,身体健康。
“拍摄于1996”的照片上,小永春眉心点着红色的印记,脸蛋涂得红红,胸前扎着红领巾,穿着白色的小水手套装,对着相机比手势,背后写着:
宝贝儿子的六一儿童节。
“拍摄于2002”的照片上,车永春的小学毕业照。
站在教学楼前整整齐齐的一群孩子们,车永春在人群里腼腆的有些呆,背后写着:
永春,小学毕业照。
而所有照片的最后一张,是车永春拿到高考通知书的那一天,和同学一起拍照的照片——
背后,是……
是车国强的字迹。
“宝贝儿子,我永远的骄傲。”
车国强的字迹在每一处拐的地方,有他字迹的笔锋——
而这个字迹,经常出现在那些年头,需要家长签字的各类“通知书”以及“成绩单”里。
坐在沙发上的车永春,再也,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像一个孩子一般,嚎啕大哭!
“妈!!爸!!!”
影片的最后,是眼神麻木的车永春挤在熙熙攘攘的地铁站里,等候下一班地铁……
所有的爱和恨,或者怨念,都被时间冲刷。
就像那些深不见底的河床,在湍急的时光长河里,早就不被人所见——至于爱,还是恨,又或者是别的什么,总有会被释怀的一天。
而最后,车永春到底有没有和自己达成“和解”,有没有和他记忆中父母相处的时光“和解”,我们不得而知。
他隐藏在城市的人潮里,隐藏在千万家的灯火中——
他唯一留存的,就是那一些珍贵的,旧日书信。
CUT!
电影杀青了,所有人都被张莫在沙发上那场嚎啕大哭的戏感动得热泪盈眶——
那一刻,大家不约而同的,仅仅是想要回家,回家看看自己的爸爸,妈妈!
这部影片从“车永春”的视角,让所有疲于奔命的人,无论年轻还是中年,都能有所共鸣。
而那些失去了父母的“孩子”,无论他们什么年纪,多少岁了,哪怕——
父母的脸,早已经在他们的脑海中模糊,甚至已经不再记得爸爸妈妈的脸——
心中那一份思念,和爱,都像旧日书信一般。
永远留在那里,泛黄也好,长出霉印也好——
但只要重新翻阅,就能绽放出温暖的、永恒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