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皇帝折腾了半天,城市户也都被调往前线西征了。
粮食多到储存不了,结果乡镇老百姓不愿意来干徭役。
用他们的话来说,在乡镇里建设的时候,他们是在为自己干活。
现在跑出来给官家干活干什么?是没钱了还是没活了?
有这个闲工夫,为自家干活不香吗?
也正是一连串的因素相互影响。
粮价是高了,但乡镇户对于种精粮的意愿降低了很多。
倒也不是他们不想要生活品质,而是在这些山多的地方,精粮价格虽然高,却不如地瓜土豆来的保命。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原本还能持平运营的山区县城,变成了省需要转移支付的地方。
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已经开始跟朱厚照哭爹喊娘了。
毕竟东南金融被朱厚照一拳打爆之后,朱厚照强制推行了税务、银行、以及一系列组织,对东南财富进行再分配。
这就导致了东南赋税,从之前还能通过蠲免、忽悠、截留、拖延上税打时间差的方式留存,变成了到账就锁在银行。
支用全靠地方财政账户。
而财政账户又有细化款项,各家年前都要做好计划,预留一定的应急款项,剩下多余的全部上缴中央。
朱厚照翻到后边,今年东南五省一府:
江东岁入两百零三万、支出六十九万、盈余一百三十四万。
安徽岁入八十七万、支出四十七万、盈余四十万。
应天岁入五十五万、支出十九万、盈余三十六万。
浙江岁入一百三十一万、支出七十二万、盈余五十九万。
福建岁入九十七万、支出四十四万、盈余五十三万。
江西岁入一百五十五万、支出八十九万、盈余六十六万。
总盈余为三百八十八万元。
而这笔盈余款项需要进行二八分账,朝廷拿八成,东南各省财政留下两成。
相当于上税三百一十万又四千元。
剩下的钱,对于各省需要同时支撑建设,以及未来的一些应急款项,以及各种维护成本来说,根本不够。
所以,后边附录的一些章疏,都是希望朱厚照能调整一下各省财政留存比。
两成太少了。
尤其是对于东南来说。
不过朱厚照却没有理会这群人,因为他拿出东厂的密探情报,能很明显的看出来数据,盈余这一项,各省其实都是层层截留的。
实际躺在各州府县衙门的款子,大概还要再翻个两倍。
也就是说,实际上还有快一百万元,被五省一府的地方存了起来,当小金库去了。
东南真正没钱的是省衙门,不是府州县。
朱厚照放下账单和章疏,揉了揉眉心。
伴随着国家行政机构的扩张,大明是做到了皇权下乡,但也意味着官僚的权益得到了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