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死后,侯景按照约定,立了萧正德做皇帝。别看是傀儡皇帝,也不好干,才几个月,就被炒了鱿鱼,原因是天下人都不认。
公元549年,侯景拥立太子萧纲继位,也是个傀儡皇帝。当初,侯景隔离萧衍,没让萧纲陪着挨饿,就为了备用。
换上萧纲,算是给了天下人一个交代,可萧正德不乐意了。自己冲着交易才跟侯景合作,这么大的生意,侯景就这么糊弄,谁受得了。于是,想下黑手,干掉侯景。
可这小子,要人没人,要枪没枪,要智商没智商,凭啥跟侯景斗。刚有个想法,就被侯景拉出去剁了。都是冲动惹的祸,冲动是命运的大忌。
萧纲登基后,确实管用,其他人都不惦记皇位了,开始惦记地盘。
萧绎实力最强,派得力干将王僧辩一通乱打,灭了哥哥萧纶和侄子萧誉,掌控了湘州和荆州。
王僧辩是乌丸的王族,家族早先依附北魏,后来投了南梁,王僧辩被划到萧绎手下,镇守荆州。
北魏分裂后,内乱不断,跟南梁的摩擦也都在东线,王僧辩守在西线,没机会露头,就这么被埋没了。
等到南梁内乱,王僧辩才有机会表现,一套索命连环枪,不但扫平了湘州,也惊坏了侯景。
侯景原以为,萧纲做皇帝,就能天下太平。可几道圣旨派下去,都被退了回来。这皇帝大家认,但没人听指挥。
侯景很恼火,趁着萧纲的招牌,在江州一通乱砍。等江州消停了,就剁了萧纲,换上豫章王萧栋。再趁着萧栋的招牌,在江西一通乱砍。平了江西,就逼着萧栋禅位。
公元551年,侯景在建康称帝,国号“汉”。称帝之后,面对荆州的威胁,侯景纠集20万水军,逆江而上,打算攻取江陵,抢占荆州。
王僧辩屯军巴陵,在江面上设卡,半道上就拦住了侯景。
别看侯景人多势大,可弱点也很明显:处在下游,得位不正,不善水战。王僧辩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只要扛住侯景的轰炸,就会出现变数。
侯景擅长谋略,但缺少战略眼光,相持几天,就耗光了耐性,打算退回建康。
王僧辩摇旗呐喊,乘胜追击,一口气追到了建康,正碰上前来援助的陈霸先,两军合力,在健康城北列阵,跟侯景展开了血拼。
陈霸先出身寒门,性格果断,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练就一身功夫。陈霸先也酷爱读书,而且不挑,兵书、玄学、史学、遁甲之类的都学,尤其喜欢兵书。早年在乡里,就是个优秀青年。
凭着口碑,政府给了个里司的工作,相当于村长。有了工作经验,就辞职去了建康,谋了个油库吏的差使。
这工作位卑钱少,就能混口饭吃。但有个优点,能接触大人物。那年头,能用起油的非富即贵。
不久,陈霸先结识了皇亲贵戚,萧衍的侄子萧映。于是,辞掉工作,跟萧映去了广州。
萧映是广州刺史,管的地盘挺大,就把陈霸先当做心腹,派去镇守高要。
萧映的地盘挨着交州,交州刺史萧谘也是萧衍的侄子,可这家伙太不着调,仗着皇族身份,在交州可劲搜刮,玩命欺压。交州原本是附庸之地,民心未化,逼急了,就造反。
公元541年,交州土豪李贲发动叛乱,百姓积极参与,很快就聚集了十几万人,点名要收拾萧谘。
萧谘撒腿就跑,就近逃去了广州。一纸黑状告到萧衍那里,萧衍忙着学佛,没功夫调查,直接派兵去打。可派的人不中用,去了就当陪练,打了几年,没赢一场,还把李贲打成了皇帝。
公元544年,李贲仗着气盛,干脆在龙编称帝,自称“越帝”,国号“万春”。这万春国也是越南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政权,李南帝也因此成名。
可成名的李南帝彻底惹火了萧衍,不找南梁报备,就敢立国,是可忍孰不可忍,萧衍当即派出两条猛龙,新州刺史卢子雄和高州刺史孙冏,火速出兵。
出兵前,萧衍画蛇添足,多加了一句:“受萧映和萧谘节制。”
侦查分析之后,卢子雄和孙冏不敢私自做主,就去汇报:“交州山高林密,正赶上春夏交替,瘴气多,不宜出兵。”
萧谘不懂用兵,只懂任性,大嘴巴一张:“不准找借口,赶紧出发,再不动,我就上告。”
俩人一头冷汗,赶紧出发。路走了一半,兵也死了一半,剩下一半东倒西歪,全都染上了瘟疫。俩人赶紧撤兵,算是躲过了瘟疫,可没躲过萧谘,一纸诉状,俩人都被军法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