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并无王家人,却上下遍布王家所创办翠华书院的学生。
其中很多还是崔家一手提拔起来的,说崔王两家之间没有猫腻,谁信啊!
滕明达想,来都来了,不如再套些关于翠华书院的消息,于是特意在王耀庭面前露了才气,果然手到擒来。
而且这公子哥儿还挺上道,他只是想打听些消息,王耀庭却理解为了他对翠华书院十分憧憬,主动开口让他进书院去。
滕明达自然顺水推舟,当天就同帮了他一把的书铺和客栈掌柜道别,包袱款款随王耀庭去了翠华书院。
然而正是此行,叫他发现了崔王两家意图谋反,更是差点将命丢在书院里。
王家竟借仆役之名养了上千隐户,在山中私挖铁矿,铸造兵甲!
事情是这样的,滕明达到了书院,本来只打算扮演好举人朱椊,在不被怀疑的前提下探听些消息,然后跟着翠华书院的船只,轻轻松松回京都复命。
毕竟是在别人的地盘上,还是小心行事为妙。
但他实在敏锐,在翠华书院的第二天,路上碰见往里运粮食菜蔬的车队,就察觉到了不对劲。
满满当当五辆牛车,一车是白米精粮,一车是蔬菜肉蛋,另外三车居然是红薯和黍粟这等粗粮。
白米和菜肉自然是给书院里的先生和学生吃的,但那三大车粗粮,是给谁的?
翠华书院门槛高,可没有什么穷学生,再差都出身殷实人家。
书院里仆役不多,只有几十个负责洒扫的,还有饭堂做饭的大师傅和仆妇。
先生和学生身边跟的书童一般会和自家主子一起吃,消耗的是精粮。
于是他当晚拉着王耀庭一同散步消食,有意无意循着车轮印走了走,发现那些粗粮应该运去了书院后面的另一座山。
第二天早间,滕明达往那座山瞅了瞅,瞧见那边有炊烟升腾。
隐约猜到了什么,滕明达决定不多掺和,先平安回到京都再说。
天不遂人愿,当天下午,跟王耀庭去藏书馆时,他看着缓缓移动开一个门洞的墙壁,和后边露出的大堆兵甲目瞪口呆。
当时滕明达就麻了,你们居然在人来人往的藏书馆建暗室,把私造的兵甲放在里头?!
好巧不巧,还让他看见了!
完了,他怕是要长眠于此。
等崔兆晖从暗室里出来,对他威逼利诱的时候,滕明达觉得自己又活了。
大概是他演得太逼真,假身份也做得真,崔王两家确信了他是庆州来的举子朱椊。
这两日在和书院里的先生、学子探讨学问时,表现极为出色,几个先生一致认为他必定榜上有名,且位次不会低。
建隆帝这些年和世族作对,偏好重用出身不好、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于是崔家就想把朱椊拉入阵营。
滕明达差点没控制住自己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