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17年1月1日,这位新的总参谋长和奥匈帝国首席参谋康拉德联手,与乌克兰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这个条约不仅标志着双方在战争中的某种合作,还预示着德国对苏维埃俄国的停火计划即将结束,时间定于2月1日。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苏维埃政权的耳中。1917年1月2日,苏维埃政权紧急召开了中央和地方负责人的会议。这场会议的气氛非常紧张,每个出席者都深知这次会议将决定苏维埃俄国未来的命运。在60名出席的官员中,布哈林的主张获得了32票支持,而托洛茨基和列宁则分别得到16票和15票。尽管列宁在党内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他的建议却没有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
几周后,即1917年1月24日,苏维埃政权再次召开中央会议,重点讨论是否与德国签署和约。与前次会议不同,这次的会议更为激烈,争论不断。最终,托洛茨基的“不战不和”主张以微弱的多数,9票对7票,获得通过。
... ...
在华沙的一间昏暗、带着烟雾味的战略规划室中,康拉德站在地图前,他的面容坚定,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
“苏俄的政策不仅是对我们的威胁,而且是对整个欧洲的稳定带来严重挑战。”康拉德严肃地说道。他的声音中满是决绝。“我们需要在东线取得决定性的胜利,然后迅速转移到西线,与法国和英国进行决战。”
兴登堡,身着军装,站在康拉德旁边,皱着眉看着那张充满红色标记的战略地图。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对决,更是意识形态的碰撞。
两位元帅决定在东线会晤,商讨如何配合行动,实施战略。他们的会谈充满了火药味,但也同样展现了他们对取胜的渴望。
兴登堡深入地研究了康拉德的计划,并给予了高度的认可。他说:“我们必须齐心协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战争的胜利。”
康拉德提出的这个宏大计划中,德国和奥匈帝国联军的兵力达到了惊人的57个师。他们分为三路,每一路都有明确的进攻方向。北路的军队从普斯科夫出发,直扑圣彼得堡,意图切断苏俄的心脏地带;而中路的兵力则瞄准了斯摩棱斯克,寄望能在这里形成一个决定性的战局。南路则更为关键,他们要向察里津进发,一旦成功,就可以切断苏俄的重要交通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