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太子自囚,谁的受益最大?
元博跟着万宗德回到万府,丫鬟上茶之后。
万宗德轻饮了一口茶,缓缓道:“有两件事!你弄丢了公主,内阁本想夺去你代寺卿之权,并贬为军卒。但被为师替你拦下,本来以为师一人之力不足以成事,但有个人却也帮了你。可知他是谁?”
“先生请说!”
“离王。”
“离王?”
元博有些惊讶,但转瞬又觉得也是情理之中。
此前,离王将上官锦的府邸赠予元博,本就有私相拉拢的意图。
如今在内阁上替元博说话,也并不奇怪。
“这应该不是先生所说的两件事吧?”
元博虽弄丢了萧玥儿,但同时也设计引起了格尼的反叛,致使突厥内乱。
算是有功有过,万宗德与离王以此为说辞,让元博功过相抵,倒也不难替他免去处置。
万宗德轻笑,“云州城已毁,突厥内乱。反叛的格尼如今算是我们的半个盟友,有他出面对峙阿史那,燕云之乱已然看到了迅速平息的可能。这第一件事,便是朝廷已有意再次举兵收复失地,并痛击突厥。”
元博听后,一阵淡然。
若是他执掌内阁,也会趁此突厥生乱的契机,发兵收复燕云十三镇。
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那第二件事呢?”
既是预知,元博便直接问起了第二件事。
万宗德却道:“此次出征,你可知何人为主帅?”
元博不知万宗德会提及此,但仍是不厌其烦地回道:“大概率会是张风晓。张风晓本就是朝中大将,素有军功,知兵善战。算上此前兵部招募的额外十五万兵,关中军本部,加上格尼的叛军,足以围困躲在燕州城的阿史那残部。而求近不求远,与其再另寻主将,不如就直接启用张风晓。”
万宗德却是摇头道:“张风晓确实还会被重用,但他并非主将。这一次,离王打算再披战甲,亲自领兵出征,内阁已经同意。”
元博一愣,心中狐疑起来。
离王想亲自带兵?为什么?
云州城已毁,格尼的叛军虽还占据其中,但经过元博的运筹,他已然与张风晓所部结盟。
也就是说,大燕此时要想收回云州,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之所以还留给格尼,只是为了让他有一处驻地,继而帮忙剿灭阿史那。
格尼的谋逆已暗中谋划许久,身在草原的其余三部已经为格尼马首是瞻。
阿史那不敢轻易回归草原,躲在燕州虽能一时苟且。但并非长久之计,落败都只是时间问题。
换言之,不论是谁去带兵,阿史那都已是瓮中之鳖。
而这么大个功劳,该由谁去摘取?
元博原以为,此番占据绝对主动的皇后一党,会暗中操控内阁,让忠于自己的亲信借此上位,以最后支持吴王萧永夺得大权。
但结果却是离王出征?
离王此去,只需稳坐中军大帐,指使格尼的叛军作为主力攻击燕州,张风晓的关中军围城策应,不出半月,阿史那必败无疑。
格尼的叛军作为攻城的主力,既是变相削弱突厥族内部的实力,令对方鹬蚌相争,又可间接夺回失地,可谓一举两得。
这么大个功劳,兜兜转转竟是来到了离王萧天云的手中?
萧天云若有足够的智谋,出征收复失地后,再设法妥善安置难民,则获得军功的同时,也会虏获燕云两地的大部民心,威望一飞冲天。
如此“美差”,本该由萧坚这位储君去担任。
没想到,他因谋害公主事发,被迫下了罪己诏。
太子失势,最大的受益者居然是离王?
再者。
元博忽然想到了一件被忽略的事情。
那就是,他护送萧玥儿前往云州之时,离王给了他一封信转交萧玥儿。
信中更是道出了太子意图以萧玥儿为代价激起民愤,再次起兵迎击突厥的始末。
萧玥儿也是因为信的内容,顿感心灰意冷,故而性情大变。
也是那时候起,元博怀疑红衣人已经暗投了太子麾下。
但经过与太子一见,太子居然表现出了关心萧玥儿的迹象。
虽在罪己诏中,太子承认了谋害萧玥儿的“事实”。但看得出来,他内心颇有一丝冤枉的痕迹在。
加上万宗德以“先生”的名义,言称绝对信任太子不会做出弑妹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