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虞太后如此,曹芳名义上的姊姊齐长公主曹洋也难得的出面,希望曹芳能对荀霬做出适当的安排,不要黄了姑奶奶安阳公主的面子,影响团结。
曹芳的压力很大,但他还是没有屈服。
当着虞太后的面,他请来了安阳公主,委婉的表示,荀霬的文章有文采,但是没有新意,还在荀氏易学的窼臼里打转。
也不是不能授官,但他只能做一个尚书郎。
对普通人来说,尚书郎是天子近臣,光宗耀祖。
可是对荀霬这样的皇室贵戚来说,尚书郎这样的底层官员绝非他们所望,散骑侍郎、常侍才是他们期望的目标,再不济,也应该做个尚书。
安阳公主很不高兴,却又无话可说,怏怏而去。
虞太后有些担心,曹芳却对她说,母后请放心,安阳公主虽然溺爱儿子,却不疯,不至于因为一时受挫就撕破脸皮。
再说了,就算她撕破脸皮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宗室中得到利益的人很多,有几个愿意和她一起发疯?
并不是每个公主都像她一样好赖不分。
钟琰赞同曹芳的意见,一起劝虞太后,还提了一个建议,请陈王太妃出面说解。
陈王太妃原本是武宣卞太后的宫人,深得卞太后信任,后来赏给了卞太后最喜欢的陈王曹植做妾。曹植的正妻崔氏被武皇帝赐死后,她就成了继室,生子曹志,也就是现任陈王。
安阳公主的生母早逝,是卞太后抚养成人,与陈王太妃一起长大,感情极好。
后来荀恽与曹植友善,而与曹丕不睦,便有这方面的原因。
由陈王太妃出面,比任何人都方便。
陈王曹志最近刚刚增邑,正是感激天子的时候。
再说了,天子只是说荀霬文章不佳,暂时不能重用,并没有说不用他。如果荀霬能够潜心向学,将来还是有机会的。
天子能用荀勖这样的荀氏支系,能不用荀霬?
虞太后很信任钟琰,松了口,没有再逼曹芳。
曹芳很感激,当钟琰送他出门的时候,他和钟琰多聊了几句。
对王浑赴任却没带上钟琰,他有些歉意。
如果不是虞太后身边离不开钟琰,钟琰身为王浑正妻,又是新婚不久,尚未生子,理应随行的。
钟琰却很淡定,表示他们还年轻,不差这几年,应该以国事为重。
天下安,家才能安。
曹芳一开始没太当回事,只当是客套话。后来仔细一琢磨,才品出一点味来。
钟琰这是话里有话啊。
她分明是说,天下未定,她家也不安。
问题是,她家是指颍川钟氏,还是太原王氏?
又或者兼而有之?
曹芳生怕是自己想多了,便问随行的张华意见。
张华一听就笑了。“陛下,在家从父,出家从夫,她说的应该是太原王氏。前征南将军王昶已经回到洛阳数月,陛下一直未有安排,总不会真让他从此致仕了吧?”
“不行吗?”曹芳反问道:“让他致仕,让王浑出仕,也没亏了他家。”
“陛下,区区一个居巢令,岂能和征南将军相比?就算王昶父子接受,太原人也未必肯接受。臣听说,太尉王凌有恙,将太尉府里的事都委托给了王昶,他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曹芳停住脚步,转头看着张华,眼中杀气腾腾。
“你是说,王凌先斩后奏,逼朝廷拜王昶为太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