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了连忙表示拒绝,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家庭,却要杀一只羊来款待我们,这怎么好意思呢!实在承受不起啊!
还有就是那里的卫生条件,真的是让人一言难尽。
一个是本来生活习惯可能就不太好,另外一个是缺水,所以做饭时很多工序往往是能省就省了。
我亲眼见到他们将羊肉切好后,就直接倒进锅里去了,全程没有用一滴水洗过。
煮的菜叶洋葱也是那样,切碎了,没洗就往锅里倒。
那锅呢,上一顿做了,下一顿接着做,基本上也不怎么洗。
琳娜的婶婶在弄羊肉的过程当中,可能是脚有点痒了,我见她百忙之中还腾出手来,将她的黑脚,挠了又挠,挠完之后又若无其事地弄那个羊肉。
婶婶的操作充满了匠心和温度,看了让人忍不住胃里反酸,突出一个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看完她们的食物制作过程,我的内心也真是有点崩溃,他们当地人早就在这样的自然卫生条件下,锻炼出了抵抗力,可是我们不行啊!
吃得习惯不习惯是另外一回事,千万不要吃了拉肚子。
但叔叔婶婶他们太热情了,一定不让我们走,盛情难却,最后只得答应他们在那里吃一顿。
期间因为锅里的水有点少了,婶婶便拿来了一瓶矿泉水,满足地喝了几口,又给身边几个小朋友每人喝了一点,剩下的小半瓶水全倒进锅里了。
不浪费水是没有错,但这倒进锅里的得有多少口水啊!
等于我们最后吃了羊肉,连婶婶的口水也吃到了,或者说,等于是我们亲闻了婶婶,越想越重口味了。
幸亏我们没有洁癖,不然这羊肉怎么下得了嘴。
羊肉下锅之前,刘波请保罗过去和叔叔一家说一说,看看能不能将煮羊肉做成烤羊肉串来吃,再整点啤酒,撸串不也是挺香的嘛。
保罗过去说了,人家愿意是愿意,但没有烤羊肉串的条件,除了有木炭之外,其他什么都没有,连串羊肉的树枝也没有,临时去弄很麻烦,最后只得还是按照当地人的吃法去做。
啤酒白酒这些呢,以他们家的条件,肯定没有。
村里倒有一个小店,但保罗说店里没有酒卖,刘波不信,拉着保罗跑到那小店一看,不一会便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对我们说,哪里是什么小店,就是一个四面透风的破棚,卖的东西可能不超过十样。
后来叔叔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桶棕榈酒。
棕榈酒我以前喝过一些,口感还可以,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其实不用做,就是将棕榈树的树汁接下来装好,什么也不用放,密封起来放几个小时就成了棕榈酒了。
堪比速溶咖啡那么快,超级省事,完全纯天然零添加的绿色饮品。
树汁也能喝?那我们不是都成了知了猴吗?
还真能喝,不仅能喝,还非常好喝,新鲜的棕榈树汁比棕榈酒更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