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李世民魂穿刘阿斗 > 第壹佰肆拾柒回 万里浮云皆蔽日,箭破长空引光出(下)

第壹佰肆拾柒回 万里浮云皆蔽日,箭破长空引光出(下)(2 / 2)

 推荐阅读: 人在聊斋氪命长生 一撩成瘾,神秘老公宠不停 废物王爷竟是绝世强龙! 自驾环球,开局破解乾陵之谜! 神印:决斗万倍返还,从采儿开始 诸天签到,从四合院开始 武侠:召唤李淳纲,朕已无敌天下 玄幻:为黑化女帝手搓三清法相! 我,大唐天师,开局献计西游灭佛 华娱从导演开始
最新网址:hbcjlp.com

王平闻言却是大怒,当即抽刀而出,以刀尖指之,骂道:“败军之将,何敢在我军阵前狂吠?”

诸葛亮却挥手制止,并说道:“徐景山在凉州尚有威信,不可折辱。”

王平这才作罢。

徐邈却是哈哈大笑,说道:“如今天下数州,尽落汝等之手,想那大魏朝廷之中,却还在争权夺利,君疑臣、臣疑君,所以大魏败于蜀汉之手,实不冤矣。”

徐邈刚刚说完,便趁众人不备,当即夺下金城郡太守佩剑,当即饮剑而亡。

众将士皆是大惊失色,唯有诸葛亮却叹道:“曹魏得位不正,故而统治不力,所以折损天下英雄耳,吾等亦当引以为戒。”

大汉文武闻言,皆是纷纷点头不止。

诸葛亮见徐邈已死,也就不过多责备,只是说道:“传令下去,将景山好生安葬。”

姜维当即领命而出,携徐邈尸首,寻得一山清水秀之地,将其好生埋葬。

而诸葛亮则率汉军将士进入金城郡中。

是时,诸葛亮问道:“不知城中还有多少将士、粮草?”

金城郡太守如今刚刚降伏,自然是急于表现,故而答道:“回禀丞相,金城郡未逢战火,城中粮草军需充足,如今还有步卒两万、骑兵三千。”

诸葛亮闻言则是大喜,说道:“粮仓何在?速速领吾前去查看。”

金城郡太守哪敢怠慢,当即领诸葛亮进入金城郡粮仓之中。

诸葛亮刚一进粮仓,便看到粮库充盈,甚至有大多粮草无处放置,更堆放于郊野。

诸葛亮见此情景,不由得欣喜若狂,笑道:“景山治理凉州颇为得力,竟有如此之多存粮?”

金城郡太守想到徐邈,亦有些唏嘘之意,当即回道:“启禀丞相,景山兄身怀大才,可是终究是曹魏世家之人,其家小均在洛阳,故而无以降汉。”

诸葛亮闻听此言,亦是感慨连连,当即叹道:“曹丕篡汉自立,天下皆知,故而正统不稳,欲治天下之地,唯有重用宗室,但曹丕、曹睿又对宗室多有怀疑,故而使政局不稳,有此番光景,自是正常。”

金城郡太守闻听此言,不由得稍显惊色,说道:“丞相远在成都之外,却能知晓洛阳之事,是乃大才。”

诸葛亮却笑道:“曹魏之事,天下皆知,又有何奇之有?”

诸葛亮刚一说完,便不想再提曹魏朝廷之事,而是转而问道:“这粮仓之内可是凉州诸郡存粮?”

金城郡太守急答道:“回禀丞相,徐景山当初欲要在金城郡与丞相一决高下,故而特令人将凉州诸郡钱粮皆聚于此地。”

诸葛亮笑道:“景山兄为我大汉留足来年北伐之钱粮,实乃第一功臣。”

汉军众将闻听此言,无不哈哈大笑。

姜维则是忽地记起什么,俯身至诸葛亮耳边问道:“丞相,不知这金城郡众文武、豪强又如何处置?”

诸葛亮闻言却是面色不改,仍旧与金城郡众人谈笑风生。

金城郡太守本来还心怀焦虑,担心诸葛亮入城之后大开杀戒,但如今见其礼贤下士,也都纷纷放下心来。

诸葛亮忽地对金城郡太守说道:“如今凉州诸事已平,我大汉再收五郡之地,北伐之事指日可待,不知君可愿携信传至成都,亮当在心中将诸君立下大功之事书于其中,以告陛下。”

金城郡太守闻听此言,心中稍有一惊,想道:想必是诸葛亮惧怕吾等在凉州再兴事端。

金城郡太守想到此处,当即答道:“多谢丞相大恩,吾金城郡上下一干人等,愿入成都。”

诸葛亮见金城郡太守如此懂事,当下也是喜不胜收,笑道:“如此甚好。”

诸葛亮说完之后,随即令人接管粮仓,并将城中之事一一安排妥当,方才返回金城郡太守府邸之中。

是时,已至黄昏,天地昏暗、不见月光。诸葛亮独行于金城郡太守府邸中堂,此刻正值夏日,故而虽是黄昏,却仍有几分闷热。

诸葛亮轻挥羽扇,面色沉静,不知在想何事。

待到片刻之后,诸葛亮方才回至案桌之前,提笔写道:

陛下,臣亮依陛下之计,已然尽克凉州,如今天下之地,我大汉已是雄据数州,中兴汉室、克复中原指日可待。

凉州虽为苦寒之地,却得徐景山多年治理,故而略有钱粮,可供大军北伐,陛下可于来年,尽起益州之兵,与亮同出渭水,一举平灭中原。

但曹魏之中,曹真、司马懿仍是大汉之患,陛下不可不察。

朝堂之内、沙场之中,陛下已是当世豪杰,但还望陛下万勿兴骄纵之心,仍需存发奋之情。

臣亮自出隆中以来,唯有此年得见汉室中兴在望,常数夜难寐,记起先帝旧事。

陛下乃当世明君,胜曹睿、孙权等辈远矣,定能行先帝之遗愿。

亮如今欣喜之下,疾病略有恢复,还请陛下万勿担忧。

今在凉州之远,仍记陛下之德,大胜三军之中,不知如何言语。

后记:正所谓大有大的难处,曹魏自建立之后,便是依靠谯县曹氏、颖川荀氏、钟氏、陈氏、河内司马氏、冀州华氏等世家大族维持统治,但幅员如此辽阔,自然更容易滋生地方豪强。所以自公元一百九十年曹操起兵起,曹魏的地方叛乱便有数十起,而蜀汉却只有三十余起。

这一方面是因为曹魏得位不正,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曹魏底盘太大,所以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力自然下降,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辽东公孙渊的叛乱。也是后来诸葛亮、姜维每次出祁山,都有曹魏将领叛乱响应的原因。

而这方面的问题在诸葛亮执政时期的蜀汉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影响不大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