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军功爵制
熊槐一句话如同巨石砸进了清静的湖面。许多士子面色登时突变,纷纷议论起来。
卫鞅?
楚王这是要效行法家进行变法?
孟子的几个弟子也都暗自摇头,楚王最终还是要走秦国的道路吗?法家与他们的理念背道而驰,他们开始动摇,到底该不该留在楚国?
“楚王这是要重用法家吗?君不见法家之严苛无情?”有士子不满地高声喊道。
熊槐一愣,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说秃噜嘴了,这里诸子百家的士子都有,自己却单单提及了最令百家反感与害怕的法家。
“哈哈哈,诸位多虑了!”熊槐哈哈大笑,“寡人用人只问才具,不论诸子百家。方才王士子提及秦孝公,寡人便想到了卫鞅,这君臣二人相互信任,才有了秦国二十年之长效变法,才有了今日之虎狼强秦。寡人欲变法,更欲寻一人辅佐于我,再现孝公与卫鞅君臣佳话。变法、变法,不用法家却如何变法?寡人虽用法家,却不会独用法家。诸子百家,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凡有利于楚政者,寡人皆重用之!”
士子们安静下来,熊槐也长舒一口气,总算打消了众人都疑虑。
公都不显等人也放下心来,多年以来在列国游历时受到的明尊实鄙,也让他们意识到,想让楚国这样的万乘之国独尊儒家那也是不现实的。退一步来说,只要楚王不罢黜诸子,独尊法家,儒家就还有用武之地。
王珏嘴角带笑,心中对楚王也越来越满意,他又想到自己的上书,不由得憧憬起来。
因为士子们大多都已经上书,便也没有人再发起辩论。熊槐又跟士子们互动了一阵儿,便也回宫了。
回来之后,熊槐便开始翻阅士子们的上书。
策论大多涉及变法。不过大多也是当年吴起的“大臣太重、封君太众”的论调,有人提议重启吴起的变法,削弱三氏以及封君。有人以为法家严苛,即便变法也不能启用法家。也有人提议照搬秦国的商鞅变法,但是律法不能过于严苛。
都算有些道理,但关于变法,熊槐以及内阁早已经有了周全的计划,也已经一步一步开始实施。
也有士子进言纵横之策。有建议连秦共分天下的,有建议联齐抗秦的,也有建议楚灭越,秦并三晋,齐吞燕、宋,最终楚、秦、齐三分天下的。
却没有一人认为楚国能一统华夏,熊槐心中既有些不甘,却也有些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