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后遗症,增加十倍官吏数量
自从林丹汗大败于建奴后,以及建奴紧接着大败于大明后。
辽河套原本属于林丹汗的地盘就出现了权力真空。
投靠建奴的那些蒙古部落在与大明一战中的损失也很大,被大明爆发出来的强大战力给吓到了。
所以也不敢染指这片水草丰美的地盘。
倒是让图拉木和巴尔托等一干选择南下的部落捡了个大便宜,占据了这片区域。
而他们联合起来也能组织起来两三万骑兵,其中还有两千的钢甲骑兵,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了。
在建奴和投靠建奴的蒙古部落遭受重创后,他们在这里完全能够立足了。
甚至这段时间里还在这片区域中收拢了不少散落的蒙古人,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
大明与建奴在喜峰口的那一场大战,他们可是亲眼见证的,深刻的认识到了大明的强大。
完全没有一点点想要与大明对抗的心思和勇气。
要紧紧的抱紧大明这一条大粗腿,继续猎杀建奴的首级去向大明交换钢刀钢甲。
现在大明的钢刀钢甲交换价格大跌,只需要一颗建奴首级就能够换到一套了,而且不再需要额外加上战马。
为了表明自己坚定拥护大明的决心,他们连建奴派来联络一起对抗大明的使者都给斩了,拿来向大明交换钢刀钢甲了,顺便也向大明表明自己的诚意。
而不久之后,大明就传来了好消息,愿意继续加大与蒙古的贸易,甚至愿意收购那些一文不值的羊毛。
羊毛是什么东西,完全就是废物啊,大明竟然愿意花钱来收购,这不就是给他们白送东西么。
用卖羊毛的钱再反过来向大明购买生活物资,这就是白捡的啊。
大明实在是太仁慈了。
不仅如此,据说大明还找到了一种能够在草原上种植的粮食,育种之后也会向他们提供。
大明还教了他们储存青草的技术,让他们在水草茂盛的集结收割青草储存起来,在冬季也能让他们的战马牛羊吃到青草,不至于饿死,甚至还能保持继续生长。
让他们的牛羊数量能够稳定下来,牛羊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啊。
大明表达出来的种种善意,让越来越多的蒙古人选择了靠向大明,甚至连建奴的那些盟友们也有越来越多的部族选择脱离建奴,投靠大明。
大明一手大棒,一手甜枣,基本上解除了草原上蒙古人的威胁。
虽然朱由检答应了放建奴一条生路,给了建奴一年的时间。
但是只要建奴还在辽东没有离开,大明对建奴的防备打压就不会结束。
大明依然向蒙古人发出了悬赏,只要带着建奴的首级过来,就能换取到钢刀钢甲。
在辽南以及义州方向,建奴全面撤离后,这些地方的城池城堡也被明军入驻占据了。
对建奴依然不不紧逼,四面合围。
只不过大明真正的核心精锐没有出动而已。
这是在给建奴施压,让他们赶紧走。
所以,当多尔衮离开建奴控制的区域进入蒙古人控制的地盘后,很快就遭遇了蒙古人的围杀。
好在多尔衮率领的人马不多不少,行动起来很方便,也便于迅速赶路和隐藏行迹。
但是一路上也依然遭受了一些损失,穿越这片区域的时候,多尔衮损失了一百多人。
多尔衮毫不恋战,一心赶路,一人三马,迅速的突出重围,一路向着近万里之外的地方赶去。
建奴焦头烂额,蒙古人也如火如荼的对建奴展开偷袭。
大明内部却是一派祥和,但是也有麻烦。
“陛下,现在秋收结束了,但是各地官府都传来今年的税收进展很缓慢,难度很大。”
“主要问题就是此前我们在北方各地进行了严厉的田亩清查,几乎将所有士绅都得罪了。现在各地的士绅都不愿意配合官府收税了,且各地乡村案件频发,各地官府也忙不过来。”
又是一次的旬会,黄立极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士绅们不愿意再配合官府收税以及维持乡村秩序,我们就算清查出来了许多土地,但是税收却很可能比以往更少了。”
毕自严也发言道。
这个问题朱由检之前就有意识到,甚至在陕西,朱由检就示意孙传庭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