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说还有转圜的余地,无异于久旱遇甘霖绝望中出现了一线生机.
自是英雄汉,也有求人时,白玉琨又一次跪倒在地,连同孟小冬也跪在一旁,请求秦海一定要出手相救.
见白玉琨对夫人如此在乎,这份忠贞不渝的爱情,还真是难得.
老话讲戏子多无情,在白玉琨的身上,秦海看到了另一种难能可贵的高尚品质.
再次扶起白玉琨,不禁感叹了一句“能得佳人相守,胜过千万金”.
“白老板应该听闻京师的德艺社,那是我的产业,若是白老板愿意带着白加班加入德艺社,夫人所需花费不需要你出一分钱,不过白老板得兢兢业业为我工作三十年,不知道这笔生意,白老板愿不愿意做?”
“三十年?”白玉琨有些惊讶,这不就意味着一辈子都得卖给秦海了吗.
白玉琨心里算了一下,三十年平摊下来一年抵消八万块,三十年刚好还完夫人的花费.
就算自己如今有了身份,一年下来想要挣八万纯利,好像也不太可能,除非能遇见捧他的富豪,否则光靠卖票,几乎不可能.
这么一算还是他赚了,毕竟唱戏的都是吃青春饭,他还能唱几年?
秦海这不是做的亏本生意吗?
“秦爷,您是行家,咱们唱戏的一辈子也就十几年的好光景,到了我这种三十好几的年龄,可真唱不了几年了,您这生意怎么想,感觉都是亏本生意.”
白玉琨有所质疑,早在秦海的意料之中,其实生活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白玉琨只看到了自己的剩余价值,却想不到另辟蹊径.
这就跟很多手艺人一样,做的东西的确好,却不知道该怎么卖出去,更不知道怎么做能够利益最大化.
而这种营销手段,对秦海来说根本没什么难度,何况还有未来的梨园皇后孟小冬在这里,这笔买卖秦海稳赚不亏,就拿德艺社来说,开业到现在,天天爆满,在京师已经掀起了一阵曲艺浪潮,大有坐上头把交椅的势头,日进斗金就更别提了.
有了成功的案例,最好的策略就是复制,京师有德艺社,津门也得有,在这个曲艺之乡,说不定会更火.
“亏不亏本那是我的事情,若是白老板同意,此事就这么定了,若是不同意,也无妨,秦某也不强求,此事白老板大可仔细斟酌两日,等药材送来津门,白老板再做决断也不迟.”
秦海说完起身抱拳告辞,白老板亲自将其送出白家班,直到秦海的车消失在视线里,白玉琨才回到后宅.
此时孟小冬正在搀扶师娘回房,两个丫鬟忙碌着翻新炭盆.
白玉琨迅速上前扶住夫人,回到屋子里躺到床上,又亲自喂了半杯热参汤,等孟小冬离开,两人才开始说起了体己话.
夫人出身贵族,从小就读过书,性格善良知书达理,算是满人里少有的一类人.
两人相濡以沫十几年,从白玉琨还只是个学徒开始,两人就互相爱慕,哪怕后来嫁娶之后没两年夫人就犯病,白玉琨从始至终也没有放弃治疗,更没有在外面沾花惹草,一直细心呵护着自己的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