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殿龄回家吃了几天药,谈不上生龙活虎,精神头比起从前好了不少,看上去精神了不少。
按照张殿龄自己的说法,饭能多吃半碗,路能多走两里地,就连尿尿都有力了许多。
身体情况有好转,可把张家上下给高兴坏了,这几天家里来了不少人,都是张殿龄以往的手下和朋友。
人的年纪一大,避免不了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有些人年轻的时候留下的问题一直没解决,到老了想治也治不好。
这些人一看张殿龄精神奕奕,完全没了之前那股子垂垂老矣的模样,纷纷请教张殿龄是不是吃了什么灵药,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都是知根知底的老人,张殿龄也不隐瞒,将自己在如意医馆看病的情况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秦海这两个字瞬间传遍整个华商圈。
原本都去俄国医院看病的人纷纷转头去了如意医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如意医馆门口挂了牌子,每日只接待三人看诊,且无法预约,每天早上需要在武勋那里抽签,抽中的三人才能进门看诊,而且收费还不低,光是诊金就得五十块,药费另算。
当然,如果愿意出大钱,秦海也是可以上门看诊的,出门费就得一百块,诊金药费另算。
若是只看这两条,都会觉得秦海贪得无厌,恰恰秦海还有第三条规矩,急诊不算其中,可随时插队。
消息一传开,一部分人骂骂咧咧的重新回俄国医院治病,只有少部分病重又有钱的人才愿意掏这个钱。
不过只要让秦海看过的人,就没有一个不说好的。
没半个月,秦海在库伦就有了个极为古怪的外号,人称秦半仙,都说如意医馆看珍贵,药更贵,效果是真的好,许多人久治不愈的病让秦海看过之后都好了大半,人传人,就传出了个半仙的名号。
习惯了秦海的规矩,买卖城的人也不再有什么怨言,毕竟秦海救人是真的救,诊金药钱什么的随便给,多少都可以。
就冲这一点,在买卖城里就赢得了绝大部分人的称赞。
人家医术好,摆个谱再正常不过,有钱就去,没钱自己忍着就是,大老远的跑到这里来开医馆谁不是为了挣钱?何况秦海摆明了挣富人的钱,还真没法说他的不是。
这天秦海刚看完第三位病人,刚将其送走,准备打烊的时候,之前在买卖城一起拼桌的常福出现在门口。
“我说秦兄,你这就不太地道了,都开业的半个月,也不说给我讲一声,这是瞧不起我生意做的不够大?”
常福拍了拍手里拎着的一个五斤装的酒坛子,假装生气道:“上次没喝够,这回挑了坛好酒,当做是祝贺你开业大吉了。”
秦海笑着接过酒坛,交给武勋让其准备一桌子好菜,搂着常福直接进了医馆。
“开业的时候啥也没办,也就没好意思去请常兄,小本买卖,还是节约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