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铁索阵的法子并不少,但是在两岸投石机的威胁下,卓有成效的却不多。
然而汉江中上游的周边郡县,都已经被燕军占据,襄阳水师别说得到食物补给,就连船上的箭矢,在经过拆毁浮桥一战后,也消耗严重。
<p/><div class=contentadv> 他们甚至没办法上岸拔除这些投石机以及拦江的铁索。
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襄阳水师无法上岸攻城劫掠,收获补给。
崔澈享受着群臣的赞叹,他朗声笑道:
“朕倒要看看张须陀如何能够破这铁索阵。”
而在襄阳,崔澈并没有急于南下,就是为了将张须陀堵死在汉水。
虽然如今的投石机,还做不到像回回炮一般,将三百斤的巨石,投出三四百米,初次炮击就能将襄阳城楼击毁。
崔澈从来没有想过能够招降张须陀,但凡襄阳水师的主将换作任意一人,崔澈都会派遣使者接洽,许下高官厚禄,以招降襄阳水师。
摆在张须陀面前的,只有拼死突破崔澈封锁这一条路。
汉江在流经襄阳与安养之间时,河道明显窄于两侧,最窄处仅四百余米。
毕竟汉江两岸,燕军步骑正虎视眈眈。
只需要烧断铁索的任意一处,铁索自会沉入江底。
就这样耗在此地,无所作为,等粮食吃光,无非是投降与饿死的选择罢了。
他一时之间,竟然不敢继续向前。
由于火焰是在船身上,故而烧不到铁钉,燕军十艘小船合力将火船拖拽至安全处,不使它能够燃烧到拦江的铁索。
崔澈在襄阳河段两侧布置投石机。
燕军总计以十余道铁索横江,真要一道一道的熔毁,且不说桐油够不够用,只怕用作火攻的小船也经不起这般消耗。
在占据襄阳城后,崔澈当即下令,在襄阳与安养两岸大量架设投石车,又以十余道铁索拦江,在江中布置暗桩,阻拦船只通行,以封锁江面。
若是平常,他自然可以顺流而下,护卫火船,但两岸的投石车却让他不敢轻易进入对方的射程。
当然,这并不是崔澈一人的功劳,他的谋士们也并非是只知道喊666的废物。
即使真能在燕军上百艘小船将所有火船拖拽走前,熔毁铁索,但也只是其中一道。
毕竟无论是拔除汉江里设下的暗桩,还是不顾一切的砍断铁索,都是需要时间。
然而第一艘火船被放下,还没有靠近拦江的铁索,就有十艘燕军小船载着铁链靠近,铁链一端固定在小船上,另一端置铁钉。
军议上,张须陀决定道。
当天,张须陀分出数十艘小船,载有桐油,作为火船。
当靠近隋军放下的火船,善泅之人则会跳入江中,把铁钉钉在火船在水面下的船身。
而两岸的投石机能够在此期间,无情将巨石砸向江面。
砸得多了,连城墙都扛不住,又何况是木质船身。
这一刻,就连张须陀也对穿过崔澈在汉江上的封锁,不再抱有希望,他不得不另选它法。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