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徐州,可不仅仅是有崔澈麾下的三万精骑,包括崔弃疾从十万青州兵中挑选的三万步骑,以及剩余三万水师,可都被留在了徐州。
<p/><div class=contentadv> 还包括徐州原有的府兵,以及随时能够南下的青州等地府兵,哪怕崔澈身处荆襄,淮南依旧面临着巨大的军事压力。
当然,也正是在徐州调派了重兵,又必须留下足够的兵力防守北方各地,崔澈此次南征的兵力,远远少于此前西征关陇。
杨广虽然无法从江东派兵驰援江陵,但还是向荆南,巴蜀派遣使者。
尤其是巴蜀,杨广命令益州长史张衡亲自领军救援江陵。
周法尚如今便是派人与他们联系,想要知道援军何时能够抵达。
当然,周法尚也清楚,一旦张衡率领巴蜀军队赶来,自己必然是要听命于他。
无论是官爵,还是与杨广的私人关系,张衡都要远胜自己。
而张衡也并非是不通军事的文官,开皇年间,他曾作为行军总管,统领五万步骑,讨平熙州(治怀宁县,今安徽潜山县)叛乱。
周法尚本是南陈将领,因与长沙王陈叔坚不和,受他构陷,为保性命,不得已,领军背叛南陈,投靠隋朝。
有过背叛的经历,杨广自然也不敢在襄阳沦陷之后,由他统领汇聚在江陵的各路援军。
对此,周法尚也有自知之明,他曾与心腹感慨道:
“天子依旧将我留在江陵,就已经是最大的信任。”
与此同时,益州总管府长史张衡已经率领五万蜀兵离开成都,前往救援江陵。
在这一支军队中,齐王杨暕派了一名心腹同行,便是深受其信任的记室参军宇文士及。
崔澈早就知道,自己进攻荆襄,必然会有蜀兵支援,于是提前授意宇文士及,一旦杨暕出兵,便要想尽办法请求随军出征。
当初尉迟炯叛乱,韦孝宽向朝廷轻派监军,结果杨坚找到刘昉、郑译,二人畏惧前线凶险,纷纷出言推辞,才有了高颎后来居上。
如今宇文士及不顾自身安危,主动请缨,要求随军出征,并在暗中监视张衡,杨暕大喜之下,又怎会拒绝。
宇文士及迎风站在舰船的甲板上,船只顺流而下,两岸山猿啼叫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襄阳已经沦陷,否则定会更加为自己当初的决定而窃喜。
“清晨江风寒冷,宇文参军就不怕受了风寒?”
张衡走上甲板,朗声笑道。
因为宇文士及任职记室参军,故而有宇文参军的称呼。
齐王杨暕将宇文士及放到自己身边,究竟是何用意,张衡又岂会不清楚。
对于宇文士及的加入,张衡并不排斥,至少二人颇有交情,总好过杨暕派来一个难相处的人与他共事。
况且宇文士及是宇文述三子之中,才智最为出众之人。
远胜其兄,素有轻薄公子之称的宇文化及。
在张衡眼中,至少宇文士及不会给自己添乱,拖后腿。
今天没有了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