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耽美小说 > 锦衣拍案(合集) > 第66章 天之上(一)

第66章 天之上(一)(1 / 2)

 推荐阅读: 我的五个姐姐国色天香 新婚夜,发现老公是财阀大佬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大史记 退烧 四年后,她带缩小版大佬杀回来了! 怀了死对头的崽后我跑路了 退婚后嫁给病娇皇叔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高手回归:炼狱五年,出狱已无敌!
最新网址:hbcjlp.com

第66章 天之上(一)

洪武二十八年。

刚过了正月,大明朝老一代将星又陨落了一颗。

宋国公冯胜被皇帝赐死,诸子不许继嗣。

不过,对于大明朝来说,这就像广阔湖面上落入了一颗小石子,泛起一点涟漪而已。大明朝崭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特别是各种祭祀和典礼都将如期而至。

这些祭祀和典礼上的祭舞、雅乐以及饮宴时各种助兴的演剧、杂耍等等都要由礼部下辖的教坊司来完成,特别是九月皇帝的寿诞——万寿节,更是教坊司大显身手的时候。

春寒料峭。

京师的日头淡淡的,风里还带着旧年的冰锋。

皇城西南角,有一条大通街,这条街与西长安街十字相交,这个交叉点就是热闹的乌蛮驿,番邦进贡使团随员居住和贩卖家乡特产的地方。

沿着大通街走过热闹的乌蛮驿,继续往皇城方向走一段,就会看到一片别具的官署,这里没有锦衣卫镇抚司的肃杀,也没有六部衙门的威严,倒是有些富家园林的俊秀。

这里就是教坊司的衙署。

大明的教坊司承于前朝教坊司,蒙古人治国不崇圣教,儒学式微,豪放的草原人喜欢饮酒,更喜欢歌舞音乐,所以教坊司受到空前的重视,有教坊里的大员差点做到了尚书这样的高官。

到了大明朝,皇帝虽出生草莽,却洞察儒家教化之力,重新尊儒崇圣,着力恢复汉家的礼乐典章。

重立的教坊司自然是责无旁贷,但教坊排演的舞蹈和乐曲都是祭祀和大宴上用的雅乐而非欢娱之用的俗乐,在外人看来自然是没有前朝这般兴旺了。

教坊司的正门宽只有三间,门前也没有威武的石兽,一条石板路直通正堂。

正堂也不高大,只有三间七架,大明律令对官署的营造有严厉的律令,教坊司的主官“奉銮”官阶只有九品,所以正堂也只能是这般大小。

正堂的横梁上高高悬挂着皇帝亲笔手书几个中正浑厚的大字“和乐民声”。

此刻,皇帝手书的匾额下,正襟危坐着教坊司最主要的五名官员,主官奉銮,主管声乐的左右司乐和主管祭舞祭礼的左右韶舞。

其中四人都穿着绿色的大袖袍,黑色幞头,腰系乌角带,脚蹬皂皮靴,只有一名女子头戴黑漆唐巾,身着大红圆领袍显得有些异类。

堂下一张鼓登上端坐一名身着粉段袄衫,下身一条白色裙子,眉眼秀丽的年轻女乐,怀中捧着一把琵琶。

“各位大人,可以开始了吗?”那女乐的眼睛里放着光,笃定自如。

堂上的几名官员相互看了一眼,都流露出些许期待,一名乐人的水平其实在坐上鼓登的那一刻就能看出个七八分来。此女又是出自苏州府教坊,苏州府的琵琶技艺,可谓大明乐户公认的头筹。

坐在正中的教坊司正官‘奉銮’微微点了点头,此人名唤杨俊宝,二十出头的年纪,长得眉眼修长,皮肤白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