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向阳屯的地界上,越承才产生了一种自己的确是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的真切感。
这是个看上去并不富裕的村子。
从镇到村也就是屯上,甚至没有通公路,淳朴的乡村们每逢赶集的时候都是靠双脚走来走去的。
而从这个屯子里出去的梁阮也完全没有因为老家没有通公路这个事实感到有什么惊讶的。
漫山遍野的雪景就更平常了。
越承刚到镇子上的,因为穿得单薄,冷得实打实地抖了一下,还打了个喷嚏。
梁阮憋了一路的话终于还是没忍住说了出来。
“这边可比北京冷不少呢。你还是翻件袄子出来穿上,省得冻感冒了。回头到我爷奶家可没什么好吃好喝的招待你呢。”
越承简直就是被拐来受罪的。
梁阮又真能让他受那个罪吗?
一到镇子上,就找了个面馆,给越承点上一碗热乎乎的羊肉面,给他暖暖胃。
镇上的面馆开了很多年了,时间长到附近几个屯子里的人不少人都认识这家的老板娘。
而她以前在向阳屯的时候,有时候赶集也能被她老舅和爷奶带到面馆来吃上一碗面,也是知道这家的手艺。
所以在越承面前极力推荐,“他家的羊肉面可好吃了,一点儿也不腥。你多吃点吧。”
她在越承面前,也没怎么带家乡的口音。
但镇子不大,互相认识的人家很多。
很快就有人认出来梁阮,走在门口就招呼着,“嘿,这不是老梁家那大孙女嘛。怎么,阮丫头搁家来过年啦?”
那人嗓门还挺大的,隔老远都能听见。
梁阮一愣,扭头往店外一看,那人穿个大红袄子,头发白了一大半,一看就是上了年纪的,面相有些刻薄。
梁阮几乎立刻就认出这人的身份,脆声声地喊了声:“三奶!”
没等这三奶说什么,又抢过话头反问道:“听说我奶病了,我这回来看我奶呢。您一个人赶集啊,我英子婶呢,没来啊?”
也不是梁阮反应夸张,这三奶是向阳屯为数不多、又出了名的刻薄人,梁阮今天要敢见了她不吭声,明天向阳屯就能传遍梁阮不孝顺的名声。
虽然说已经离开向阳屯的梁阮也没那么在意了吧,不过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三奶见着梁阮之前,首先是见着跟梁阮一道吃面的年轻男人。
这会儿梁阮跟她搭腔,那年轻男人也抬头望出来。
三奶有些好奇,一边不客气地抬脚往店里走,一边便问:“这哪来的大小伙子,咱阮丫头出去一趟,搞对象回来啦?”
越承虽然不会说,但东北人说的话也不难懂,轻而易举就听懂了,立刻看向梁阮。
三奶已经进了店,还走到他们面前了。
跟看什么稀罕物件似的,绕着越承打量了一圈,最后啧啧地来了句。
“这北京来的小伙子就是不一样,瞅瞅这嬉皮嫩脸的,就跟早些年来咱向阳屯插队那些个知青一样一样的。敢情这城里人是都长这模样呐。”
梁阮不得不拉住见着越承变得格外热情好客的三奶,半个身子挡住三奶落到越承身上的目光,笑嘻嘻道。
“您说啥呢,三奶。这人就是我去城里认识的一朋友而已,您别再把人给吓到了。”
“话说回来,三奶,您这从家里到镇上赶集,走了这么远,应该也饿了,先坐下来吃完羊肉面暖暖胃吧?”
镇上的面馆其实卖得不贵,一碗羊肉面也才两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