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还有,我估计这还只是开头,往后算计的事情不会少。阿觅往后在府里也要多加小心,财帛动人心,谁知道咱们身边的人哪一日就有人起了坏心。”
郑觅抿了抿嘴,从陛下赐婚那一日起,她就知道往后的日子不会太过平静,谁知道这一日来的那么快。
既然下定决心与夫君同进退了,她也不会因此而退缩。
“嗯,我知道了,夫君在外也要多加小心。”
六皇子这些年经历的刺杀下毒之类的事情也不少,他明白这往后针对郑觅的也会增加,这才让他把事情说在明处,希望在自己护她的同时,她自己也能多些防备之心。
日子一日日过去,年前那一场大雪过后,接着又下了几场,但都没有那次的雪大。
因着官府的动作迅速,当时受灾的人员得到了妥善安置,后续也没造成什么不良的后果。
对于六皇子来说,今年自除夕开始,却是多事的一年,云韶遥也不可避免受了些影响。
但她本就不是个怕事的。
过了年之后天气晴暖的日子居多,各处的春宴、花会,还有诗会什么的不要太多。
送来的帖子倒是不少,云韶遥不是很喜欢去这些地方,去了没有什么相熟的人,偶尔有凑上来的,态度她也不是很喜欢。
而且坐下来说的也离不开衣裳首饰这些,倒不是她不喜欢这些,但不相熟的人之间说这些,会觉得无趣得很,也不如在自己的地盘上自在。
为此云武帝还过问过,得知是自家闺女不愿去,而不是被什么不长眼的怠慢了,也就随她去了。
反正闺女亲事也定下了,不怕出门少找不到合心的驸马,就随她开心就好。
倒是听说四公主在宴会圈子里很是活跃,因着她有着公主的身份,出门在外还没什么架子,袁家又是老牌的国公府,如今发展得很平稳,在京都的名声也不错。
因此,四公主在那个京都这个圈子里,简直是如鱼得水,跟不少人家的女眷相处得都极好。
云韶遥也不意外,四公主出身皇室,但她的驸马袁明纶却在官场,官位也不算高的,四公主出去做夫人外交也说得过去。
只是,想得通并不等于是赞同。
本朝不禁止驸马为官,但真正爬到高位的驸马却是没有的,特别是武将。
不管是皇帝忌讳也好,不在乎也罢,做了驸马,就要有那个自觉。
再往前面两个朝代,可是发生过公主和驸马造反的,这也是前朝驸马不得在朝为官的原因。
到本朝,规矩变了,前面几代的公主下嫁的驸马,不少是朝廷官员,却要么是富贵闲人,要么最高也就是三四品的官员。
绝不会做到手揽大权的地步。
大家似乎都很有默契,毕竟无论哪个皇帝都不愿重蹈覆辙。
四公主这么做,也不知是因为云武帝对子女太过仁慈,还是她太过不知足。
至于说不懂,四公主可不是笨的,相反,还精明得很。
但她也就是这么想想,父皇都不动声色,哪里又轮得到她开口的。
再说,要当好一个皇帝,可不是仅仅靠仁慈靠明理就行,该有的手段,她的父皇云武帝一个都不缺。
父皇做皇子那个时候,可是有十多位皇子,盯着皇位的人可不少。
能脱颖而出坐上皇位,还把皇位坐稳,把国家治理得顺顺当当的人,还不需她云韶遥来操心这些小事,父皇的耳目广着呢。
哦,还有柔安县主,也出去参加了好几次宴会,比从前都要积极。
虽说周氏被贬,但该送到云乐康手里的帖子也不会少。
云武帝如今倒也不限制她的行动,可能是知道谢沅不在京都。
听到青黛她们说这个后,云韶遥没发表任何意见,只认为这大概是云乐康开始转移目标了。
任她再如何对谢沅有情,可耐不住对方无意,还看见她就避之如蛇蝎。
再加上周氏之事,云乐康现在也很有紧迫感吧。
不然,再往后还不知道她们又作出什么事,到时候连县主的位份都没了。
云韶遥是这样想的,却不知云乐康还真是对周氏诸多抱怨。
怨她弄事也不看时候,在宫里做下这种事,完全是损人不利己。
好在父皇没有怪罪到她的身上,她还能安安稳稳做她的县主,等她找个有权有势的人家嫁了,到时候就是父皇也得给她几分面子,周氏这个生母在后宫也能母凭女贵。
周氏却不安生,弄出这种事,既让她在宫里宫外越发没脸,以后她就算得势了,新账旧账加一起,父皇也未必肯轻易饶过母亲,更何谈把她从冷宫接出来,再涨位份的事了。
她急个什么呢,是在冷宫待久了,脑子也变得不好使了么?唉!
心里想是这么想,但让她去冷宫对着周氏说些什么,她是不肯的。
她有她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