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临别小聚
“正好达儿也快要去县城酒楼当学徒了,到时咱们在县城住一晚,隔天也去天辰山祭拜一下,求求好运气?”伊琳笑着说。
“好啊,好啊!”茗儿高兴极了,“我还从来没住过县城的客栈呢!”
一旁择菜的王秋荷笑了:“你哪里是没住过县城的客栈啊?你分明是从来没住过客栈。”
“娘!”茗儿娇俏地撒娇笑了。
王秋荷爱怜地抚摸了一下茗儿的头发:“说起来,都是爹娘耽误了你们。家里穷,就老把你们拘着,哪也不让去。”
“没关系,今后的路还很长,达儿和茗儿,会走很远的。”伊琳说。
中午,等吴信顺和达儿摘好蘑菇,下山回家后,王秋荷对他们说了伊琳的打算,大家都很高兴。
“上次的事,还没谢谢赵郎中呢。”吴信顺说:“干脆,过两天请赵郎中来家里吃顿饭?”
“好啊,达儿这次去县城当学徒,今后就不能经常回家了,是该请赵郎中来聚聚。”王秋荷赞同。
当天晚上,达儿就去请了赵郎中来。
赵郎中不是外人,没特意准备。
王秋荷杀了一只自家的老母鸡。
伊琳做了盐焗鸡,鸡内脏就着新鲜蘑菇丝爆炒;达儿捉了条大鱼,伊琳将鱼头做成剁椒鱼头;让达儿把鱼身切片,每片鱼肉上包一小坨肥三瘦七的肉泥,用韭菜扎紧,上笼蒸了;鱼骨和着豆腐,做了一盆汤;再爆炒一盘绿油油的青菜。
吴信顺去村口烧酒铺,打了一斤酒,给赵郎中和自己满上,也给达儿盛了一杯。
“爹,我不喝酒的。”达儿说。
“哎,你就喝吧。过几天,你就要去酒楼当学徒了,也算大人了。今后,多得是喝酒的机会。”吴信顺说。
赵郎中看着满桌子的菜和一屋子的笑脸,感慨地说:“你们算是要熬出头咯!”
“是啊,谁能想到,两个月前,我们家还穷得揭不开锅,现在竟然有饭菜吃,有酒喝!”吴信顺也感慨万分。
“一边吃,一边说啊。”王秋荷招呼着,“赵郎中,您多吃点,这些年,多亏了您不断帮衬,达儿和茗儿才这般成长啊!”
乡下生活条件差,达儿和茗儿小时候吃不饱,又经常小病小痛的,确实经常麻烦赵郎中。
“嗨,说这些干啥,乡里乡亲的,哪个不是相互帮衬的?我在你们家,还蹭过不少饭菜呢!”赵郎中打趣着。
“哈哈哈……”大家笑得很开怀。
“对了,达儿要去的酒楼是哪家?做什么学徒?”赵郎中喝了一口酒,问。
“是清香阁。其实,人家也没把话说死,当时是约定,若琳姑娘教他们做的酸菜鱼能大卖,才收达儿当学徒。”吴信顺说:“只不过,我们自己觉得那酸菜鱼很好吃,又有特色,一定能大卖。所以,才笃定达儿能当上学徒。”
“我应该是要去当厨房的学徒吧?”达儿犹豫地问。
“那你自己想学什么呢?”伊琳含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