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118.上兵伐谋
至此,袁亮也知道他的两个儿子被杀死了,急急吩咐家丁扶他上马车。
他回家之后,哭晕在厕所里。
因为大街小巷的供词,都是范哩和鲁荣招供司马孚和钟会是作为司马昭的细作并潜伏在京都的,也是此次鲁荣和范哩借皇帝新婚行刺皇帝的主谋。
司马孚、钟会等奸佞战战兢兢,感觉到了后脖子凉嗖嗖的,站都站不稳,赶紧相互搀扶着回到司马孚府上,关好大门。
然后,他们颤声商议如何是好?
司马孚顿足捶胸地说:“老夫上当了,上当了!唉!陛下英明!陛下英明啊!”
钟会、荀顗等人见司马孚在背后也称呼曹髦为陛下了,心里全明白怎么回事了。
司马孚府上真有曹髦派潜的细作。
哦,是锦衣卫!是锦衣卫乔扮的细作!
其实,司马孚如此顿足捶胸,还有另一层意义,就是这次兵变及行刺事件,司马孚耗尽心血,左右逢源,纵横讨好,满打满算,却最终仍然失败,并被鲁荣和范哩的供词出卖了。
不过,曹髦仍没有派人来抓他,只是让这些供词来打司马孚的脸。
当然,曹髦也不会抓他,更不会杀他。
而以司马孚忠于魏国的形象为信号,引京都各大土族给曹髦进贡钱粮,祝贺曹髦大婚,消息已经传遍天下,正在分化和瓦解天下各大士族。
若杀司马孚,则是极不明智的,必会引起天下士族的惊恐和反抗。
最好的办法,仍然是严密监控司马孚,防范司马孚,明面上宽容司马孚。
曹髦也是这么做的。
司马孚步步算计曹髦,却步步被曹髦反算计。
此时,司马望扶着司马孚,钟会、崔赞等奸佞,均是垂头丧气,他们均不敢吭声,只盼司马孚给他们出个主意,以便脱离险境。
钟会此时已经对司马孚不再抱有希望,也知道司马孚江郎才尽,不过如此。
自以为是的他嘿嘿冷笑说:“陛下其实早知道我等是假投降,只是不想杀我等而已。事已至此,我等在此害怕是没用的。不如各回各家,静观其变吧。”
他说罢,起身便走。
“唉!”荀顗、崔赞等人唉声叹气,个个起身而去。
他们携带家眷,各回各家。
……
确实如此,上兵伐谋!
曹髦需要的是体现他的宽仁厚德,善待降臣,以便吸引更多的文武群臣回来。
因为朝廷供养了那么多文武群臣十年二十年乃至数十年的,也不能白养他们,得让他们回来效力,也如此来分化和瓦解司马昭阵营。
有来自现代的灵魂作为支撑,曹髦在面对这场兵灾,十分平静。
在他的授意下,他麾下众将士十分冷静的处置这起极端恶劣的行刺事件。
曹髦根本就无须出面。
他在好好享受他的新婚,美美品尝享受着卞氏姐妹俩给他的齐人之福。
……
陆渊率部押着鲁荣和范哩游街半天,便吩咐从降兵中押来十名士卒,吩咐这些士卒将鲁荣和范哩抬回司马昭军营去,然后,张贴皇榜,公告天下。
系列公告天下的诏书,曹髦早就亲笔写好了。
司马孚父子、卢毓、钟会等奸佞也携带家眷出城,投奔司马昭而去。
他们着实无颜面对曹髦,也无颜面再在京都待下去了。
之后,陆渊和王经便宣布封城。
京都,关闭了所有的城门。
当司马孚勒马停下,回望京都城门缓缓关上的时候,感觉又被打脸了。
他仰天长叹,心里郁闷之极,恐怕自己活不到92岁了。
唉!曹髦小儿,还说会算命,算到老夫会活到92岁。
现在看来,老夫命不久矣!
差不多给你曹髦小儿气死了。
……
司马望知道司马孚心里想什么,便策马掉头,回到司马孚身旁,低声相劝:“父亲,宽心吧,曹髦小儿不会来杀咱们的。他若杀咱们,必引天下士族惊恐。曹髦小儿极其聪明。我等虽然输了,但是,还得宽心,宽心才能长寿。司马昭坏事做尽,那是他的事。”
司马孚点了点头,再望望洛阳城门楼,又叹了口气,策马而去。
司马望紧紧跟着,生怕司马孚气出病来,掉落下马,一命呜呼。
……
京都。
袁府。
荀顗前来探望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