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吕扬是当众向她求婚。
这场面,太隆重了,皇帝及两位尚书都在场啊!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孙尚桃急急下跪在吕扬身旁,满脸泪水,哽咽难言。
郭晓文心道:唉,这真打脸!
她还真伸手,轻轻的打自己的脸,以此讥笑下面跪着的孙尚桃。
青素和青荷都感觉很尴尬,真替曹髦难受。
典刚也不知所措。
曹髦只得委婉地说,此事得请太后出面,吕爱卿乃皇亲国戚,又是名闻天下的虎将,这事得办隆重些。
吕桐知道曹髦在帮她,在委婉拒绝吕扬。
她盼吕扬就此中止与孙尚桃之恋。
但是,吕扬既为天下第一悍将,自然也是很有个性的。
孙尚桃之聪明,不在郭晓文之下。
不然,当初也不会给她轻易逃离后宫,回归吴国,并揽万余兵将之权。
此时,她趴在地上,甚是尴尬,羞死了。
她知道曹髦在委婉拒绝她和吕扬的婚事。
吕扬就是跪地不起。
他说:“末将再次恳请陛下作主,将孙尚桃许配与末将为妻,并请陛下为我俩举办盛大婚礼,如此提振边关士气。
此事,末将已经禀报母亲,母亲也在前来边关途中。”
他如此有底气:
一是因为曹髦宠妃吕桐是他的妹妹。
二是因为曹髦要让吕扬打服戎狄和胡人,设立西州。
三是平定司马叛军,也需要吕扬出力。
四是将来伐吴灭蜀,也离不开吕扬之功。
曹髦侧目而视吕桐。
吕桐难过落泪,眼神迷茫。
帝王也并非无所不能。
曹髦只得让步,只得表态:“好!朕斗胆替太后作主,收孙尚桃为我大魏安平公主,并赐名曹慧,将其许配征西将军、并州边关兵马都督吕扬为妻。
不过,成婚之日得挑选一个好日子。
另外,此事也得朕回京都之后,禀报太后,并择日早朝之时,征询文武群臣意见。
吕爱卿,孙爱卿,可否?”
曹髦已经让步,并给了孙尚桃巨高的地位,还给了吕扬巨大的面子。
如此,吕扬和孙尚桃趴地谢恩!
孙尚桃往昔侍寝,知道的人也不多。
无非就是卢菲、郭晓文、吕桐、胡红颜等几个人知道。
只要这些人不说,天下人也未必知道。
但是,现在,吕扬当众求婚,曹髦当众收孙尚桃为公主,此事就会传到东吴去。
孙尚桃也就没有退路了。
她只能铁了心的跟着吕扬,成为一个魏国人。
随即,众文武纷纷恭喜吕扬,恭喜孙尚桃成为魏国的公主。
宴毕,并州刺史苏万风安排诸文武住所。
曹髦也与卢菲久别胜新婚,重温旧梦,共筑爱巢。
翌日一早,吕母在众侍卫的护送下,乘坐大型马车,来到并州边关。
吕扬急秘密迎接其母。
他知其母不会同意他和孙尚桃的婚事的,但是,又须接其母过来。
不然,这婚事就太残缺了。
吕母果然不同意,颇为嫌弃孙尚桃。
但是,吕扬坚持要娶孙尚桃。
母子闹僵。
但是,锦衣卫飞鸽传书,传来了郭太后的懿旨,同意收孙尚桃为魏国的安平公主,赐名曹慧,字:安南。
孙尚桃拜接懿旨,又喜又哀。
“安南”二字,令其心头巨震。
这意思是要平吴啊!
太后与皇帝可是同心同德,非得天下不可。
孙尚桃无奈退让一步,向吕扬表示可以不办婚事。
吕扬只得低调与孙尚桃成婚。
这场婚宴,吕母强硬要求减少参加婚礼人员。
否则,她不参加。
吕扬给母亲弄得灰头灰脸的,只得答应。
也就曹髦携众妃、吕母、青素、青荷几个人参加婚宴。
婚后,孙尚桃请吕扬出面,让女锦衣卫副指挥使胡丽颜率部陪她回国,处理东吴皇室事宜。
吕扬随即禀报曹髦。
曹髦同意,让胡丽颜率部随孙尚桃入东吴,为以后平东吴作准备。
这天,曹髦牵手吕扬和礼部尚书李群,沿并州边关关城巡视。
他一路走,一路下口谕,嘱李群在边关推行私塾和官学,吸收鲜卑、胡人、戎狄子弟前来入学,并一律免费,还提供免费食宿,学习从优者有奖并赐吏职,以此教化边境异族拥魏护魏爱魏,还可以宽大到赠送曲辕犁,分田分地,为投魏者搭建简易房屋。
他又嘱吕扬予以经费支持,经费来源从战役缴获中提取三成,划拨各私塾和官学,并专门成立将官学,专门培养边关将才,由吕扬兼任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