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要远离酒精。这是因为酒精既增加尿酸产生又减少尿酸排泄,进而能够明显升高血尿酸水平,诱发痛风发作。
其具体机制是酒精代谢会消耗三磷酸腺苷,产生单磷酸腺苷,而后者是尿酸生成的底物,会升高尿酸。
近些年,国外也有医生应用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来进行痛风急性发作期的治疗。
误区5:正规的降尿酸治疗期间,痛风肯定不会发作。
降尿酸治疗期间,因人体组织内尿酸结晶减少、血尿酸水平下降,容易导致关节内尿酸水平失衡,甚至出现痛风石溶解情况,使关节内炎症反应加剧,导致反复出现痛风急性发作症状。
因此,在正规的降尿酸治疗期间,医生会进行痛风发作的预防性处置。
中国痛风诊疗指南推荐,在降尿酸过程中推荐常规口服碱性溶液和碳酸氢钠片或枸橼酸氢钾钠,来碱化血液和尿液(因为在碱性环境中尿酸盐结晶不容易形成或溶解)。
另外,在初始降尿酸治疗的3—6个月,每天口服1—2次小剂量秋水仙碱(0.5毫克),能降低痛风发作风险,不过肾功能受损患者应酌情减少秋水仙碱剂量。
当秋水仙碱无效或患者有用药禁忌时,可考虑使用低剂量非甾体抗炎药预防痛风发作。
千变万化”的痘痘和内脏健康有啥关系?
老百姓常说的“痘痘”,在临床上被称为“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及瘢痕为特征,其病因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过度角化、堵塞腺管及痤疮丙酸杆菌等感染、炎症和免疫反应等相关。
“一般较轻的为粉刺,分为白头、黑头;如果颜色发生改变,往往是皮肤有了炎症,发红的是丘疹,表面有脓头的是脓疱,病情进一步发展,炎症反应不能有效控制,皮疹范围扩大,则可形成囊肿与结节,即使消退后也易遗留瘢痕,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介绍,痘痘不进行处理或者处理不当,可能会有一个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
痘痘表现的类型不一样,长的位置也因人而异。上夜班的告诉记者,有阵子工作压力大,突然眉心、额头长红肿痘,隔三差五冒几颗,心情很不好,“之后根据网上说法,吃了不少降心火的东西,结果用处不大反而拉肚子”。则备受闭口困扰,一到夏天,脸颊就会起白色闭口粉刺,虽然不红肿但一排排逆光下看非常明显,连化妆都遮不住,“自己感觉可能是熬夜比较多,还买了护肝片进行内调”。
那么,“千变万化”的痘痘和身体健康到底有什么关联?额头长痘真的对应着心脏不好吗?告诉记者,首先,这里存在着一个概念混淆,中医的脏器病变并不是指西医的内脏系统。比如一个人做了心电图、心脏彩超、肝功能等检查,结果显示心、肝功能都是正常的,但从中医角度讲,肝火旺不单纯是现代医学的“肝”,可能包含情绪变化、精神紧张及消化功能等方面的变化,这里和西医中所特指具体的脏器是不一样的;其次,中医有“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的说法,但也不能只是从额头冒痘就判断出心脏有问题,还需要结合每个人的症状、体征及舌苔、脉象整体辨证,综合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