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起身走到帐中,躬身道:“多谢诸位将军不离不弃!待我回京,一定禀明圣上,为诸位请赏!”
“不敢不敢,这都是本分!”
“对对对!将军嘛,不就是打仗的嘛。”
“是啊是啊……”
……
“诸位将军都是南国的好儿郎,为国为民的好将军,康宁在这里替陛下和南国百姓拜谢诸位了!”康宁说过了场面话,稳住了人心,又收起眼角的泪珠子。
虽然有场面话在,但并不妨碍这一仗载入史册,不管是南国的,还是陈国的。
南国章和元年,陈国引兵犯境,至四极岭,守将正副共七人带兵三千,歼敌七千。
周国,燕都。
太子处理了水利这一事,朝野上下都是一片称赞,正是舒心的时候,手里刚拿上自己喜欢的书,万慎就捧着折子从外面赶进来。
“殿下……”
太子脸上难得出现嫌弃的表情,“这是哪里送来的折子?”
万慎低着头道:“陈国。陈国来了使臣,说奉杨太后和摄政王之命,来和您商谈用雍昭侯换陈留三州一事。”
太子喊声道:“他们扣押了谢松照?”
万慎额上冒出细密的汗,“是……”
“呵……好大的胆子,看来南国的剑不够锋利,没教会他们怎么做人。”太子眼里尽是冰冷一片,“召大臣进宫了吗?”
“此事事关重大,奴婢不敢自专。”万慎很珍惜自己这颗头。
太子拇指按着折子,“去召祁歆止,徐雁征,沈延,孟寄词和窦思源进宫。”
万慎迈着小碎步赶紧往外跑。
太子看着折子止不住的冷笑。
窦思源和孟寄词冲进东宫时帽子都歪了,窦思源扑到太子案牍前就问,“殿下,谢松照…谢侯爷他被扣押了?!”
孟寄词好歹还行了个礼,行完也眼巴巴的望着太子。
太子将边角已经皱巴巴的折子递给窦思源,“看吧。”
“周太子,我是顾长堪,你的好表哥谢松照在我府上,想要赎回去,就拿陈留三州来换。”
“直娘贼!”窦思源看完就往地上一摔,“什么狗东西,敢这么嚣张!怕林帅的刀砍不下他的脑袋吗?”
孟寄词气得吹鼻子瞪眼,“陛下,这来使在哪里?”
太子憋着火气,抿了口茶。万慎微微躬身,代为作答,“来使是杨太后的人,这信粗俗不堪,是顾长堪写的。”
“殿下,沈延……”
“起来罢。”太子搁下茶盏。
“殿下,陈留三州不可送与他人,一旦送与他人,则我大周危矣。”沈延接过折子看完立马出声。
“沈巡抚,我们都知道不能,没有人是傻子。现在的问题是,要如何在不将陈留三州送给陈国的条件下,还能带回来谢侯爷。”孟寄词说话一向比旁人快,窦思源只能看着他说。
沈延也不恼,微微笑了下,“办法自然是有的。”
太子抬眼道:“说说看。”
“殿下,我们这两个老骨头,实在快不了……”祁歆止拖着徐雁征拾级而上,可他声音洪亮,身体健朗,实在不像是个老骨头。
太子等他们进了书房,便道:“无妨,二位一同听听沈卿说的法子是否可行。”
沈延细心的将折子递给祁歆止,“我们可托名这条件太高,我们要亲赴临淄与杨太后和摄政王商议。如此一来我们可以知道他们是否真的扣押了谢侯爷……”
窦思源打断他,“等会儿啊,沈巡抚,是否真的扣押了谢侯爷,这话什么意思?这都送折子来了,这还能有假?”
沈延颔首,“沈某担心这是假的,他们既不敢扣押谢侯爷,又想要陈留三州,这才……”
徐雁征抱着手道:“不会,他们都敢直接跟太子叫板了,还怕一个侯爷?”
沈延欠身道:“是沈某考虑不周,那沈某说下一个法子。其实无论什么法子,我们都要和侯爷联系上,所以我们必须要派人去临淄,假意和杨太后他们商谈条件。”
“我可以。我去。”窦思源立马站出来。
太子敲着案几道:“你去可以,但是还差一个,差一个武将,这个武将人选不好选。”
窦思源道:“陈留兵多将广,找林帅讨一个。”
“殿下,滏阳送来文书。”太监捧着文书在门外躬身。
太子瞥了眼文书,随意拿过宝印加盖,“谢松照在入陈之前就和江宁说过,让他注意着陈国动向,现在滏阳发兵两万,屯在陈国边境线上。”
祁歆止惊骇道:“殿下,滏阳是大周门户,如此作为……”
“南国没有向北的实力,他们国内现在乱糟糟的。”沈延笑道。